直播頻道
專題3台
謝銘恩分享人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道德經(舊版)28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道德經(舊版)28
3149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2年06月09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37
十二章
00:02:40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02:42
五色令人目盲
00:02:48
對這句話
00:02:49
我們來看老子義疏的說法
00:02:52
五色者
00:02:53
青黃赤白黑
00:02:55
此五者乃色境之主
00:02:59
舉言此五者
00:03:01
當包括其他一切色塵
00:03:04
老子說這話的意思
00:03:07
是教人不要 過份的貪戀色塵
00:03:11
如果我們理智昏迷
00:03:14
守不住心神
00:03:16
而任眼根過份 迷戀不正當的色塵時
00:03:21
則心神必然恍惚
00:03:24
而使精神外溢了
00:03:28
到了這個時期
00:03:32
因心神已控制 不了根塵的接觸
00:03:39
致而理智
00:03:41
亦由昏迷 而失去了分析作用
00:03:46
那麼此時尚有目存在
00:03:50
但實際目之本來價值已失
00:03:54
不能再看出 善與惡之分野界限
00:04:00
故即等於無目一樣
00:04:02
此即五色令人目盲也
00:04:08
現在對本文
00:04:10
我們詳細作分析
00:04:13
它說何謂五色
00:04:16
就是青的黃的 紅的白的黑的
00:04:21
因為這五樣
00:04:24
就是形形色色的主要
00:04:30
它現在舉例這五樣
00:04:33
等於包括其他一切色塵
00:04:37
其他的色塵很多啊
00:04:40
但是這是
00:04:41
可以一般
00:04:42
這五色
00:04:44
就是代表一切的色
00:04:47
老子這樣說
00:04:50
祂說現在這句話的意思
00:04:53
是要教人 不要過份貪戀色塵
00:04:59
如果我們理智若是昏迷了
00:05:04
你若無法守住心神
00:05:08
放任眼根
00:05:11
過份迷戀不正當的色塵時
00:05:16
若是這樣心神必定會恍惚
00:05:20
迷迷惘惘
00:05:22
讓精神外溢了
00:05:26
到這個時候
00:05:28
因為心神已經無法控制
00:05:32
眼根的接觸
00:05:36
若是這樣我們的理智
00:05:39
由於昏迷就 失去分析的作用
00:05:44
這個到底好壞 你無法去分析
00:05:48
那麼在這個時候
00:05:51
雖然你還有眼睛
00:05:54
不過實際上
00:05:55
眼睛本來的價值
00:05:57
已經沒有了
00:06:00
它無法再看出善與惡
00:06:04
分野的界限
00:06:06
到底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00:06:09
你無法分別
00:06:10
無法分辨
00:06:12
很多人
00:06:14
你不應該做的事
00:06:16
你做了
00:06:17
又以為你是對的
00:06:19
所以就是什麼
00:06:21
這就是跟沒眼睛一樣
00:06:24
也是說這五樣色
00:06:27
會讓人的眼睛 像是瞎了一樣
00:06:32
這是老子義疏的說明
00:06:36
我們另外看 老子直解的說法
00:06:40
五色者
00:06:42
青黃赤白黑也
00:06:46
以此五色相合
00:06:49
遂成五花八門之間色
00:06:53
喻一切色塵也
00:06:56
盲 目無所見
00:07:00
喻不明事理也
00:07:03
言目為色塵所惑
00:07:07
心亦隨目而亂
00:07:11
心亂而失正見
00:07:14
故曰
00:07:15
五色令人目盲也
00:07:18
佛家恐人眼根為色塵所迷
00:07:24
故般若心經云
00:07:26
空中無色
00:07:29
又云
00:07:30
無眼界
00:07:32
儒家曰
00:07:33
非禮勿視
00:07:35
又曰
00:07:36
視而不見
00:07:37
以為座右銘
00:07:41
對於這句話
00:07:43
我們來作個詳細的分析
00:07:48
老子直解這樣跟我們說
00:07:53
說五色
00:07:55
就是青黃赤白黑
00:08:01
由這五色混合
00:08:04
變成什麼
00:08:05
變成五花八門
00:08:07
五花八門就是種種
00:08:09
很多很多間色
00:08:12
何謂間色
00:08:14
舉一個例子
00:08:18
我們用紅的
00:08:22
和用青的
00:08:24
兩個混在一起
00:08:26
就變成紫色
00:08:29
例如青的和黃的混在一起
00:08:33
就變成綠色
00:08:36
所以就是在這之間
00:08:39
這樣混這樣
00:08:40
那樣混那樣
00:08:41
顏色就一直變出來
00:08:43
才說變成五花八門
00:08:47
中間的顏色
00:08:50
這是要比喻
00:08:54
在社會一切色塵
00:08:58
現在說盲
00:09:00
就是眼睛看不見
00:09:03
這是比喻不懂事理
00:09:07
是非曲直不知道
00:09:11
就是說人的眼睛
00:09:15
被色塵迷惑
00:09:18
我們的心
00:09:20
隨著眼睛就亂
00:09:24
因為眼睛看到 形形色色的東西
00:09:27
我們的心就隨著眼睛而亂
00:09:31
一個人心若亂就失去正見
00:09:35
所以才說這句
00:09:37
五色令人目盲
00:09:39
這句話
00:09:42
這句話不是道家的專利
00:09:47
在佛家
00:09:50
它怕人的眼根被色塵所迷
00:09:55
所以在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裡說
00:09:59
空中無色
00:10:02
又另一句話說無眼界
00:10:05
這都是心經說的
00:10:09
那儒家
00:10:11
是孔子
00:10:12
也一樣
00:10:14
祂說非禮勿視
00:10:17
對不正當的事我們不要看
00:10:20
這出自於論語
00:10:23
又一句話說
00:10:24
視而不見
00:10:26
看到當成沒看到
00:10:29
這是大學裡說的
00:10:31
作為座右銘
00:10:34
何謂座右銘
00:10:36
以前
00:10:39
用警世的話
00:10:42
和右邊有放一個桌子
00:10:47
寫字在那個桌子上
00:10:49
時時刻刻看這些字
00:10:52
來警誡我們的心
00:10:53
才稱為座右銘
00:10:55
這是老子直解所說明的
00:11:01
另外我們來看 仙學辭典的解釋
00:11:06
人以兩目為日月
00:11:10
目光日照於外
00:11:14
夜合於內
00:11:17
與天地日月相應也
00:11:21
夫日月照臨天地之間
00:11:26
螺蚌吸之而生珠
00:11:30
頑石蓄之而生金玉
00:11:34
人之雙目 苟能迴光返照於身內
00:11:41
豈有不產金丹之理乎
00:11:46
這裡面一個注解先作說明
00:11:49
辭海這樣說
00:11:51
合 聚也
00:11:53
合就是聚的意思
00:11:56
仙學辭典說
00:11:59
人用雙眼當作日月
00:12:06
所以俗語一句話
00:12:08
說天有日月
00:12:11
人有兩眼
00:12:13
天無日月
00:12:16
草木不生
00:12:18
人無兩眼
00:12:20
寸步難行
00:12:22
所以我們以兩眼當成日月
00:12:29
眼睛的光彩
00:12:33
早上照於外
00:12:38
晚上聚於內
00:12:42
與天地日月一樣相應
00:12:49
我們要知道日月
00:12:57
照在天地之間
00:12:59
蛤蠣
00:13:02
田螺
00:13:05
吸到日月精英能生出珍珠
00:13:11
石頭
00:13:13
聚集日月精英能生金玉
00:13:22
人的雙眼
00:13:25
若是能夠迴光返照
00:13:28
在人的身內
00:13:30
豈有不生金丹的理呢
00:13:34
金丹
00:13:36
等於就是 一般修行人說內丹
00:13:40
這個意思
00:13:43
現在接下去第二句
00:13:46
五音令人耳聾
00:13:52
對這句話
00:13:53
我們現在來看 老子義疏的說明
00:13:56
五音
00:13:58
是宮商角徵羽
00:14:03
此五音乃聲境之主
00:14:09
舉言此五者
00:14:12
當包括其他一切聲塵
00:14:17
這句話是說
00:14:19
如果世人過份貪住聲塵
00:14:24
不管當與不當
00:14:28
而只一味的好聽 一切淫聲濫調時
00:14:35
久之心神亦要隨耳而去
00:14:40
而理智亦將因昏迷下去了
00:14:46
此時兩耳雖然存在
00:14:50
但因已傾注到 淫濫的一方面去
00:14:57
消失了 天生雙耳之真正功用
00:15:02
那麼雖仍 具其形而正用已失
00:15:08
所以也就同於聾子一樣了
00:15:12
此即五音令人耳聾之意
00:15:16
現在老子義疏這樣說
00:15:20
它說何謂五音
00:15:23
五音就是宮商角徵羽
00:15:27
現在這字你要注意
00:15:29
這字不能讀作徵
00:15:32
現在這是五音
00:15:34
一般要讀破音
00:15:37
國語說破音
00:15:39
要讀破音
00:15:40
讀作徵
00:15:42
五音就是宮商角徵羽
00:15:47
這五音的聲境之主
00:15:52
五音就是聲境之主
00:15:54
何謂聲境之主
00:15:56
因為這稱為正音
00:15:59
其它呢
00:16:01
有兩個配合又變音
00:16:05
三個配合又變音
00:16:07
這是五音
00:16:08
這五音就是正音
00:16:11
現在舉言這五音的原因
00:16:16
就是要包括其他一切聲塵
00:16:20
一切聲塵就是
00:16:22
耳朵所聽到的聲音
00:16:27
道家佛家
00:16:29
說有六塵在
00:16:32
這六塵之中
00:16:34
聲塵是其中之一
00:16:37
所以呢
00:16:38
這就是包括一切聲塵
00:16:41
這句話是說什麼
00:16:45
如果世間人
00:16:47
你若過分貪住聲塵
00:16:52
不管這個聲音
00:16:55
有沒有適當
00:16:57
你一昧要聽這些淫聲濫調
00:17:02
聽不正當的聲音
00:17:04
不正當的語調
00:17:07
就像是說一種
00:17:09
現在講話也好
00:17:11
唱歌也好
00:17:12
你看第四台
00:17:15
有的唱得亂七八糟
00:17:17
唱到太過
00:17:19
若要當今來說稱為黃色
00:17:21
黃色的聲音
00:17:24
一久我們的心神
00:17:28
就隨著耳朵
00:17:31
跟著聲塵走了
00:17:34
而且我們的理智
00:17:37
也因此昏迷了
00:17:41
在這個時候
00:17:43
兩耳雖然有存在
00:17:47
雖然有兩個耳朵
00:17:49
不過已經傾注 到淫濫的一方面
00:17:55
已經消失天生 兩耳真正的功用
00:18:01
那麼
00:18:02
雖然
00:18:04
你還有兩耳的形體
00:18:07
但是耳朵的正用已經消失
00:18:11
所以呢
00:18:13
就和聾子一樣
00:18:16
它現在說和聾子一樣就是
00:18:19
對道理你聽不進去啊
00:18:22
正式的聲音你聽不進去啊
00:18:25
就變成像是聾子一樣
00:18:30
這就是現在老子所說的
00:18:32
五音令人耳聾
00:18:35
這個意思
00:18:37
現在這是老子義疏說的
00:18:41
另外現在再來看
00:18:43
老子直解的說明
00:18:45
宮商角徵羽也
00:18:50
以此五音相合
00:18:54
遂成音之諧和
00:18:58
是喻一切聲塵也
00:19:02
聾 聽覺不靈也
00:19:06
喻人之愚昧也
00:19:10
言耳為聲塵所惑
00:19:15
心亦隨耳而亂
00:19:19
貪住於聲塵
00:19:22
善言不入耳
00:19:24
一味好聽淫聲濫調
00:19:28
而失真聞
00:19:31
故曰
00:19:32
五音令人耳聾也
00:19:36
佛家恐人耳根為聲塵所迷
00:19:43
故般若心經云
00:19:46
空中無聲
00:19:49
又云
00:19:50
無耳界
00:19:52
儒家曰
00:19:54
非禮勿聽
00:19:56
又曰
00:19:57
聽而不聞
00:19:59
以為座右銘
00:20:01
這裡面一個注解先作說明
00:20:04
凡二或二以上之音
00:20:09
能使吾人快感現象
00:20:12
稱曰
00:20:13
音之諧和
00:20:16
辭海說假使有 二或二以上的音
00:20:24
和在一起
00:20:26
會讓人感覺到快感
00:20:31
感覺到真的爽快
00:20:33
聽到覺得很棒的現象
00:20:36
這稱為音之諧和
00:20:39
現在老子直解這樣說
00:20:43
它說五音
00:20:46
有時候稱為五聲
00:20:49
就是宮商角徵羽
00:20:54
用這五音相合
00:20:59
來配音
00:21:01
就變成什麼
00:21:02
變成音之諧和
00:21:04
讓人聽到能得到快感
00:21:07
這是要比喻
00:21:10
比喻什麼
00:21:11
一切聲塵
00:21:14
佛家呢
00:21:17
分六根對六塵
00:21:22
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00:21:28
六塵等於就是 色聲香味觸法
00:21:33
眼睛對色塵
00:21:36
耳朵對聲塵
00:21:39
嘴對味塵
00:21:43
鼻子對香塵
00:21:45
身對觸塵
00:21:47
意對法塵
00:21:50
這稱為六根對六塵
00:21:55
現在呢
00:21:57
這五音
00:21:59
音之諧和
00:22:02
就是要來比喻一切聲塵
00:22:04
聲塵就是一切的聲音
00:22:08
現在說聾
00:22:11
就是我們的聲覺不靈
00:22:13
等於就是聾子
00:22:15
聽不到
00:22:17
這也是要比喻
00:22:20
比喻什麼
00:22:21
比喻人的愚昧
00:22:27
說到耳朵被聲塵迷惑
00:22:33
我們的心隨著耳朵就亂
00:22:39
你貪住聲塵
00:22:42
好的話聽不入耳
00:22:46
若跟你說好話都聽不進去
00:22:50
一味都喜歡聽什麼
00:22:52
喜歡聽淫聲濫調
00:22:55
聽一些黃色的聲音
00:22:58
聽一些好聽的話
00:23:00
聽一些撒嬌的話
00:23:03
這樣就失去真正的聽聞
00:23:08
所以才說
00:23:10
五音令人耳聾這句話
00:23:14
所以歷代
00:23:16
很多這些大人物
00:23:19
都是被聲塵害死的
00:23:22
你想紂王為妲己
00:23:26
吳王為西施
00:23:29
唐玄宗為貴妃
00:23:31
一個國家都敗亡
00:23:35
這就是我們的耳朵
00:23:38
被聲塵所害
00:23:40
好的話聽不進去
00:23:43
撒嬌的話聽了很高興
00:23:48
黃色的聲音
00:23:50
聽到覺得很爽快
00:23:54
所以佛家
00:23:57
佛家等於就是佛教
00:24:00
佛家呢
00:24:01
怕人的耳根被聲塵所迷
00:24:08
所以在般若心經
00:24:11
全名就是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00:24:15
簡單來說說般若心經
00:24:18
裡面一句話
00:24:20
說空中無聲
00:24:22
現在這個空
00:24:24
就是一個人心的空境
00:24:26
你的心若能夠達到空境
00:24:29
不正當的聲音聽不進去
00:24:33
又一句說
00:24:35
無耳界
00:24:37
無耳界就是耳朵
00:24:40
不正當的話絕對都制止住
00:24:45
不正當的話 絕對不會聽進去
00:24:49
不正當的聲音
00:24:50
絕對無法進入我們的耳朵
00:24:54
這是佛家所說的
00:24:58
那儒家
00:24:59
儒家就是孔子的學說
00:25:02
儒家在論語說一句
00:25:06
非禮勿聽
00:25:09
非禮就是不合禮儀
00:25:13
假使不正當的話
00:25:17
是非的話
00:25:19
撒嬌的話
00:25:20
或是說煽動的話
00:25:23
那些不實在的話語
00:25:27
我們不要去聽
00:25:30
又在大學裡
00:25:32
大學就是四書之一
00:25:35
四書就是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00:25:39
現在這句是大學裡說的
00:25:42
說聽而不聞
00:25:45
萬一我們在開會
00:25:48
或是座談
00:25:51
或是很多人聚在一起
00:25:54
那之中人說是是非非
00:25:57
不正當的話
00:25:58
但是我們雖然有聽到
00:26:01
聽到但是我們當作沒聽到
00:26:04
你不能走啊
00:26:06
大家聚在一起在那
00:26:07
你無法離開
00:26:08
無法離開 但是聽當作沒聽到
00:26:12
作為座右銘
00:26:15
座右銘我們 上期也有解釋過了
00:26:19
以前
00:26:23
若左就是屬吉
00:26:27
右就屬凶
00:26:30
所以我們警誡人的話
00:26:33
在右邊放一張桌子
00:26:38
寫勸解的偈言
00:26:41
放在桌子上
00:26:43
無論何時要注意去看
00:26:45
這稱為座右銘
00:26:47
等於就是在警誡
00:26:49
警誡你要注意
00:26:52
第五十三頁
00:26:55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26:58
五色令人目盲
00:27:03
五音令人耳聾
00:27:07
五味令人口爽
00:27:12
對這句話
00:27:14
我們現在看老子義疏
00:27:16
五味是酸甜苦辣鹹
00:27:24
與言此五者
00:27:28
亦當包括其他一切味境
00:27:33
這句話示人 不可過份享受口福
00:27:39
應守住當吃與吃的原則
00:27:45
否則如由正用變成嗜好
00:27:50
由舌覺之麻痺
00:27:53
致口腹亦要漸漸爽味起來
00:27:59
這時就不復再有品識清濁
00:28:05
覺知真味的功能了
00:28:09
另外
00:28:10
因恣殺禽獸 所習成的好殺心
00:28:15
與殘忍心
00:28:17
尚不知在直接上
00:28:20
或是間接上
00:28:22
惹起多少罪惡
00:28:25
這就是因五味 而招來的麻煩
00:28:30
到此時在生理上
00:28:34
雖尚殘留口之一官
00:28:38
但它在真正存在價值已失
00:28:43
故言
00:28:44
五味令人口爽
00:28:47
現在老子義疏這樣說
00:28:51
它說何謂五味
00:28:55
第一就是酸
00:28:59
第二就是甜
00:29:03
第三就是苦
00:29:06
第四就是辣
00:29:09
第五就是鹹
00:29:12
酸甜苦辣鹹
00:29:18
現在說這五樣
00:29:21
這是五味的代表性
00:29:25
應該還包括其他很多味道
00:29:31
這句話
00:29:34
是要表示人
00:29:37
不要過份享受口福
00:29:43
應該你就要守住
00:29:45
應該要吃的東西
00:29:49
東西有應該吃 和不應該吃的
00:29:54
否則
00:29:56
你若用正用變成一種嗜好
00:30:04
嗜好就是一種特別的習慣
00:30:09
吃法
00:30:11
由舌所有的覺識
00:30:18
來麻痺舌的功能
00:30:23
致使嘴和肚子
00:30:29
也漸漸變成一種壞習慣
00:30:35
就像是一種 我就特別要吃什麼
00:30:39
在這時
00:30:43
你就不會再有品識清濁
00:30:49
覺知真味的功能了
00:30:54
品識
00:30:55
我常常在說吃東西
00:30:58
最重要要用品嘗的方法
00:31:02
像是喝酒也一樣
00:31:04
喝茶也一樣
00:31:07
喝茶有人是品茶
00:31:09
有人是喝茶
00:31:11
有人在灌茶
00:31:14
何謂品茶
00:31:16
真的會喝茶的人
00:31:18
茶端起來
00:31:20
鼻子先聞一下
00:31:23
嘴抿一下
00:31:25
喝一口吞一點
00:31:26
抿一下再吞下去
00:31:28
這就是品茶
00:31:30
若是喝茶就是杯子拿起來
00:31:32
就慢慢喝下去
00:31:34
這就是喝茶
00:31:35
現在的人有人是用灌茶
00:31:37
整杯拿起來 喝了就吞下去了
00:31:39
這變成灌茶
00:31:40
灌茶就都已經 不知道氣味了
00:31:45
所以品酒也一樣
00:31:47
當今臺灣
00:31:49
大家說喝酒
00:31:51
我說現在都是灌酒
00:31:52
乾杯
00:31:53
一口一杯就灌下去了
00:31:56
真正的品酒不是這樣
00:31:58
品酒是酒拿來
00:32:00
先聞酒的味道
00:32:02
這個香味怎麼樣
00:32:04
稍微含在嘴中
00:32:07
抿一下
00:32:08
這酒差不多有幾度
00:32:11
成分有什麼
00:32:12
稍微去感覺
00:32:13
才慢慢吞下去
00:32:15
這才是品酒
00:32:17
喝酒就是拿來慢慢喝下去
00:32:20
喝一口喝一口
00:32:22
這就是喝酒
00:32:23
現在不是
00:32:24
全都是灌酒的
00:32:25
一口一杯就吞下去了
00:32:27
酒到底什麼氣味
00:32:28
他都不知道 好壞他都不知道
00:32:31
所以吃東西也一樣
00:32:34
吃東西要知道味道
00:32:37
像是飯拿來放在嘴裡
00:32:39
你嚼嚼看
00:32:40
嚼嚼嚼嚼
00:32:41
飯的氣味真的就出來了
00:32:43
有人不是
00:32:44
塞進嘴裡湯又喝進去
00:32:46
一口吞下去 就像是灌蟋蟀一樣
00:32:49
像是灌香腸一樣
00:32:50
吃下去
00:32:51
氣味就都不知道了
00:32:53
所以世間人吃東西
00:32:55
若是原味
00:32:57
很多東西原味很好吃
00:32:59
不過不是
00:33:01
你加這樣加那樣
00:33:02
加到都混在一起
00:33:04
那個東西到底 真正的氣味是什麼
00:33:07
你都吃不出來
00:33:09
所以呢
00:33:11
另外
00:33:14
還有一種壞習慣
00:33:17
殺禽獸
00:33:20
生出好殺的心
00:33:23
臺灣我比較不曾看到
00:33:25
最近有第四台
00:33:28
都有大陸的吃法
00:33:33
我看兩次
00:33:34
光是看我就會怕
00:33:35
不要說吃
00:33:36
真的
00:33:37
即使你說要出錢請我吃
00:33:38
我都不敢吃
00:33:40
大陸不知道哪一省
00:33:42
我記性就不好
00:33:43
又沒有記起來
00:33:45
就看過去而已
00:33:49
吃魚
00:33:50
那隻魚差不多有一尺多長
00:33:54
差不多這麼長
00:33:55
那隻魚
00:33:57
活的抓起來
00:33:59
鱗刮起來
00:34:02
廚師手法很厲害
00:34:03
刀很利
00:34:05
劃劃劃劃
00:34:06
就像是十字
00:34:07
這邊再翻過去
00:34:08
劃劃劃
00:34:09
拿一塊布
00:34:12
兩隻手從魚頭抓住
00:34:15
鍋子裡是滾開的油
00:34:18
就這樣從尾巴放下去
00:34:21
炸好
00:34:22
拿起來放在盤子上
00:34:24
那些所有的料
00:34:27
鹹的辣的那些料
00:34:29
才淋在魚上面
00:34:32
現在要吃那尾魚
00:34:34
光是看他吃就怕
00:34:36
肉夾起來
00:34:37
魚嘴還會動
00:34:38
動一下動一下
00:34:41
肉熟了
00:34:42
魚頭還是活的
00:34:44
吃下去嘴還在動
00:34:46
真的
00:34:47
吃那種東西
00:34:48
心若沒有很殘忍吃不下去
00:34:51
那種朋友你不要交
00:34:53
若是交那種朋友
00:34:54
說不定你被他殺了
00:34:56
你還不知道
00:34:58
又吃一種什麼
00:35:00
我看兩種就嚇死了
00:35:02
桌子
00:35:04
中間剖開嘛
00:35:07
一個洞
00:35:09
現在猴子抓來
00:35:11
放在下面困住
00:35:14
兩邊合起來
00:35:15
猴子的頭在上面
00:35:17
身體在下面
00:35:20
刀拿來把頭頂的皮扒開
00:35:24
那一支東西挖挖挖
00:35:27
把上面的殼挖起來
00:35:29
腦髓在動
00:35:32
湯匙拿來挖起來
00:35:34
猴子吱吱吱吱
00:35:36
挖起來吃掉
00:35:37
挖起來吃掉
00:35:39
這樣你受的了嗎
00:35:40
那種吃法真的是
00:35:43
很嚇人
00:35:45
這就是太過殘忍
00:35:48
所以呢
00:35:50
會生出 好殺的心和殘忍的心
00:35:55
而且
00:35:57
他不知道
00:35:59
有的人在直接上
00:36:01
或是間接上
00:36:03
惹起很多罪惡
00:36:06
怎麼樣是直接
00:36:08
吃的人就是直接啊
00:36:11
你坐在那
00:36:13
雖然你沒吃
00:36:14
坐在那陪他的人
00:36:16
你也有罪惡
00:36:17
你沒有阻止他啊
00:36:19
對不對
00:36:19
有直接和間接的罪惡
00:36:22
這就是什麼
00:36:24
就是五味所招惹來的麻煩
00:36:28
到這時
00:36:30
在我們的生理上
00:36:32
雖然殘留嘴
00:36:37
我們現在說官
00:36:39
官不是官
00:36:41
臉說有五官
00:36:43
五官就是眼睛鼻嘴耳
00:36:49
臉部有分五官
00:36:51
和眉毛剛好五官
00:36:53
現在這個口
00:36:55
就是臉的五官之一
00:36:58
說來殘留口的一官在
00:37:02
不過它真正存在的價值
00:37:05
已經沒有了
00:37:06
這嘴已經沒有嘴的價值了
00:37:10
所以才說五味令人口爽
00:37:13
這句話在這
00:37:15
我念是念正音
00:37:17
解釋解釋為俗音
00:37:20
這臺語正音讀作口
00:37:23
像是現在這個字來說
00:37:25
這個若以
00:37:28
國語音我不會
00:37:30
我都讀臺語音
00:37:31
這若是正音讀作甜
00:37:34
像是這字讀作辣
00:37:37
辣就是辣
00:37:39
甜就是甜
00:37:42
若是國語音我不會念
00:37:44
這個讀作鹹
00:37:45
鹹就是鹹
00:37:47
這就是
00:37:48
我讀是讀正音
00:37:50
解釋才解釋俗音
00:37:54
我們另外再來看
00:37:55
老子直解的說明
00:38:00
五味者
00:38:03
辛酸鹹苦甘也
00:38:09
以此五味相合
00:38:13
遂成種種佳味
00:38:16
喻一切味塵也
00:38:19
爽 喪失味覺也
00:38:23
喻人之失於道味也
00:38:27
言口為味塵所惑
00:38:30
心亦隨口而亂
00:38:35
口食佳肴珍味
00:38:39
味亂其心
00:38:41
貪圖口福
00:38:44
而失五種真味
00:38:47
故曰
00:38:48
五味令人口爽也
00:38:52
又貪圖口福
00:38:54
非唯造孽
00:38:57
病從口入而損傷身體也
00:39:02
佛家恐人舌根為味塵所迷
00:39:07
故般若心經云
00:39:10
空中無味
00:39:12
又云
00:39:13
無舌界
00:39:15
儒家曰
00:39:16
食而不知其味
00:39:19
以為座右銘
00:39:22
現在來看老子直解
00:39:25
老子直解說何謂五味
00:39:28
五味第一就是辛
00:39:31
剛剛老子義疏是說辣
00:39:39
國語可能是說辣
00:39:42
辣
00:39:43
但是辛也是辣
00:39:47
字寫得不一樣
00:39:50
意思是一樣的
00:39:52
酸鹹苦甘
00:39:57
甘就是甜
00:39:59
說辛酸鹹苦甘
00:40:04
這稱為五味
00:40:07
以這五種配合
00:40:13
就變成 很多很多好吃的味道
00:40:18
甜的加鹹的加辣的
00:40:23
就變成很多種味道
00:40:27
這是要來比喻一切味塵
00:40:33
現在說爽
00:40:35
就是喪失味覺
00:40:37
就是說我們的味覺
00:40:39
被它搗亂了
00:40:42
是要比喻人失去道的味道
00:40:48
說人的嘴
00:40:51
被味塵所迷惑
00:40:55
人的心也隨著嘴而亂
00:41:01
嘴吃到很好的東西
00:41:08
這個味道會亂人的心
00:41:12
就會貪圖人的口福
00:41:17
就會失去 這五種真正的味道
00:41:21
所以才說
00:41:22
五味令人口爽這句話
00:41:27
一個人你若貪圖口福
00:41:32
不但會造孽
00:41:34
造孽就是我剛剛說的
00:41:36
吃活魚吃猴腦
00:41:39
不但會造孽
00:41:42
病都從口入
00:41:46
會傷人的身體
00:41:49
像是這幾天報紙常常在刊
00:41:52
去被別人請客
00:41:55
都食物中毒
00:41:58
為什麼會食物中毒
00:42:01
所以我也有一個怪性
00:42:03
我吃東西比較喜歡吃原味
00:42:06
為什麼
00:42:06
像是菜
00:42:08
加東加西我不要
00:42:10
隨便沙拉油加進去炒一炒
00:42:12
不然就水煮沾醬油
00:42:16
像是魚的話
00:42:19
有人說老師你沒有吃素嗎
00:42:21
我沒有
00:42:22
我吃方便
00:42:24
例如以魚來說
00:42:26
我就煮薑絲湯
00:42:28
我不去加東加西
00:42:31
不信的話你進去麵店你說
00:42:34
魚幫我煮薑絲湯
00:42:37
他一定拿最好的魚給你
00:42:40
假使你加豆醬啦
00:42:44
加有的沒的
00:42:46
即便那隻魚已經腐爛了
00:42:49
你就加那些料進去
00:42:52
那個味道就沒了
00:42:54
有的說愛吃糖醋魚
00:42:58
酸的甜的辣的加在一起
00:43:01
魚真的是已經腐爛了
00:43:04
講難聽一點 魚已經快要長蟲了
00:43:07
腥臭成這樣
00:43:08
那些加一加
00:43:10
你根本就沒有吃魚的味道
00:43:12
你根本就吃那些臭魚而已
00:43:15
你若煮薑絲湯的話
00:43:17
拿起來
00:43:19
魚若不新鮮
00:43:20
腥味馬上跑出來
00:43:21
所以呢
00:43:23
這叫做原味
00:43:25
所以不信的話
00:43:26
現在會中毒
00:43:27
是什麼原因會中毒
00:43:28
他都拿不新鮮的東西
00:43:30
像是蛋就已經壞掉了
00:43:33
敲開已經有味道了
00:43:35
硬是摻東摻西
00:43:37
攪一攪
00:43:38
吃下去沒有味道
00:43:40
你也不知道這個壞掉
00:43:42
你不知道壞掉
00:43:44
所以呢
00:43:45
我們會中毒的原因
00:43:47
就是不要吃原味
00:43:49
不吃原味就混
00:43:50
現在知道
00:43:51
這就是有壞掉的味道了
00:43:53
有壞掉的味道就摻辣一點
00:43:55
你不知道
00:43:56
有壞掉的味道就加鹹一點
00:43:58
你不知道啊
00:44:00
所以吃東西吃原味最好
00:44:03
所以呢
00:44:04
你若要去讓人請客
00:44:06
你看這到底是什麼東西
00:44:09
不知道盡量不要吃
00:44:11
吃看得出來的
00:44:14
看了覺得新鮮
00:44:16
那種東西再吃
00:44:17
若會中毒我跟你打賭
00:44:19
所以會去食物中毒的原理
00:44:21
就是這樣
00:44:23
有一種人
00:44:24
有道德的人沒關係
00:44:26
沒道德的餐廳
00:44:28
他就去市場包便宜的
00:44:32
已經到傍晚
00:44:33
別人不要了要丟掉的
00:44:35
全部包回來
00:44:36
包回來混一混弄一弄
00:44:38
你吃得出來嗎
00:44:40
你吃不出來啦
00:44:41
就沒有原味 你怎麼吃得出來
00:44:43
臭味你也不知道
00:44:44
這樣說比較快
00:44:46
所以就是說
00:44:47
一個人
00:44:49
你貪圖口福
00:44:51
愛吃有的沒的那些味道
00:44:53
結果不但造孽
00:44:56
病也從口入
00:44:57
結果損傷你的身體
00:45:01
所以佛家怕人的舌根
00:45:04
為味塵所迷
00:45:06
所以在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才說
00:45:10
空中無味
00:45:11
才說無舌界
00:45:13
不會貪味塵
00:45:15
所以儒家在大學
00:45:19
大學是四書之一
00:45:22
大學裡說食而不知其味
00:45:25
以為座右銘
00:45:27
作為警誡人心
00:45:30
所以道德經很好
00:45:32
雖然句子只有一小句
00:45:35
不過裡面含意很大
00:45:37
希望我們慢慢從道德經裡
00:45:40
漸漸研究
道德經(舊版)
28/136部影片
道德經(舊版)01
道德經(舊版)02
道德經(舊版)03
道德經(舊版)04
道德經(舊版)05
道德經(舊版)06
道德經(舊版)07
道德經(舊版)08
道德經(舊版)09
道德經(舊版)10
道德經(舊版)11
道德經(舊版)12
道德經(舊版)13
道德經(舊版)14
道德經(舊版)15
道德經(舊版)16
道德經(舊版)17
道德經(舊版)18
道德經(舊版)19
道德經(舊版)20
道德經(舊版)21
道德經(舊版)22
道德經(舊版)23
道德經(舊版)24
道德經(舊版)25
道德經(舊版)26
道德經(舊版)27
道德經(舊版)28
道德經(舊版)29
道德經(舊版)30
道德經(舊版)31
道德經(舊版)32
道德經(舊版)33
道德經(舊版)34
道德經(舊版)35
道德經(舊版)36
道德經(舊版)37
道德經(舊版)38
道德經(舊版)39
道德經(舊版)40
道德經(舊版)41
道德經(舊版)42
道德經(舊版)43
道德經(舊版)44
道德經(舊版)45
道德經(舊版)46
道德經(舊版)47
道德經(舊版)48
道德經(舊版)49
道德經(舊版)50
道德經(舊版)51
道德經(舊版)52
道德經(舊版)53
道德經(舊版)54
道德經(舊版)55
道德經(舊版)56
道德經(舊版)57
道德經(舊版)58
道德經(舊版)59
道德經(舊版)60
道德經(舊版)61
道德經(舊版)62
道德經(舊版)63
道德經(舊版)64
道德經(舊版)65
道德經(舊版)66
道德經(舊版)67
道德經(舊版)68
道德經(舊版)69
道德經(舊版)70
道德經(舊版)71
道德經(舊版)72
道德經(舊版)73
道德經(舊版)74
道德經(舊版)75
道德經(舊版)76
道德經(舊版)77
道德經(舊版)78
道德經(舊版)79
道德經(舊版)80
道德經(舊版)81
道德經(舊版)82
道德經(舊版)83
道德經(舊版)84
道德經(舊版)85
道德經(舊版)86
道德經(舊版)87
道德經(舊版)88
道德經(舊版)89
道德經(舊版)90
道德經(舊版)91
道德經(舊版)92
道德經(舊版)93
道德經(舊版)94
道德經(舊版)95
道德經(舊版)96
道德經(舊版)97
道德經(舊版)98
道德經(舊版)99
道德經(舊版)100
道德經(舊版)101
道德經(舊版)102
道德經(舊版)103
道德經(舊版)104
道德經(舊版)105
道德經(舊版)106
道德經(舊版)107
道德經(舊版)108
道德經(舊版)109
道德經(舊版)110
道德經(舊版)111
道德經(舊版)112
道德經(舊版)113
道德經(舊版)114
道德經(舊版)115
道德經(舊版)116
道德經(舊版)117
道德經(舊版)118
道德經(舊版)119
道德經(舊版)120
道德經(舊版)121
道德經(舊版)122
道德經(舊版)123
道德經(舊版)124
道德經(舊版)125
道德經(舊版)126
道德經(舊版)127
道德經(舊版)128
道德經(舊版)129
道德經(舊版)130
道德經(舊版)131
道德經(舊版)132
道德經(舊版)133
道德經(舊版)134
道德經(舊版)135
道德經(舊版)136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110413001069
d508e2c1-7cd5-409d-abff-7370560cea3e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