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綜合1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六祖法寶壇經 64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六祖法寶壇經 64
6111
1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5月23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5
在座同修 大家午安
00:02:20
我們現在翻七十頁
00:02:27
第三行
00:02:38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02:42
常應諸根用
00:02:47
而不起用想
00:02:51
分別一切法
00:02:54
不起分別想
00:03:00
說我們人雖然…
00:03:04
這個眼睛 耳朵 舌頭 鼻子 身體 意六根
00:03:11
諸根就是指六根來應用
00:03:16
但是一個人的心 若達到虛空的境界之後
00:03:22
六根來染到六塵
00:03:25
它就不會生出這個六識
00:03:29
那麼這樣說起來
00:03:30
我們的六根就不會 應用來發生這個妄想
00:03:39
你有辦法清楚 明白一切事物
00:03:45
你若不要生出六根
00:03:47
來沾染六塵 來化成六識的思想
00:03:54
若這樣來說
00:03:56
我們的道才會有成就
00:04:00
這等於說
00:04:02
視而心不動
00:04:04
我們眼睛 雖然看到我們心不動
00:04:07
耳朵雖然在聽東西 但是我們的心不動
00:04:15
我們的身體 雖然有接觸到萬物
00:04:18
但是我們的心不動
00:04:20
這個就是等於說 我們常應諸根用
00:04:25
而不起用想的道理
00:04:29
不起 起等於 也是生的意思
00:04:34
再接下去
00:04:37
劫火燒海底
00:04:42
風鼓山相擊
00:04:45
真常寂滅樂
00:04:48
涅槃相如是
00:04:52
他說假使世紀末劫
00:04:57
劫數到了 甚至火燒著海底
00:05:04
因為風的激動 地球來爆炸
00:05:08
在這個時候
00:05:10
因為我們的心 達到真常寂滅樂
00:05:16
那這樣來說 我們的心就達到寂滅相
00:05:23
話若說起來
00:05:24
這個地球若爆炸 你的心就不會動
00:05:28
但是我們說 奇怪 火要怎麼來燒海底
00:05:35
我們來看下面 修真錄一個解釋來做參考
00:05:42
真常者 不生不滅之義
00:05:49
寂滅者 無所住心之謂
00:05:54
涅槃相者 心如如不動 而表露自在之相也
00:06:02
我們所住之地球
00:06:05
足踏者地
00:06:08
地下為水
00:06:09
水下為火
00:06:11
火下為風
00:06:13
言火下者即地之中心也
00:06:18
地球由地水火風 而成而住而懷而空
00:06:26
今逢壞期
00:06:28
吾人猛抽地下水
00:06:32
缺水則地殼易陷落
00:06:36
所謂地震乃由此而起
00:06:41
而海底地殼薄
00:06:44
亦易起地中風迫火 海底之火山破裂
00:06:51
而成火燒海底
00:06:54
故曰劫火燒海底 風鼓山相擊也
00:07:01
這裡面三個注解 首先來做說明
00:07:05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07:07
自在 安靜貌
00:07:11
什麼叫做自在
00:07:12
自在就是 表面很安靜都沒有異樣
00:07:19
這個叫自在
00:07:22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0:07:24
中心 數學名詞
00:07:27
中心多指圓或球者而言
00:07:32
一曰圓中心
00:07:37
二由球內一點至球表面
00:07:42
引諸直線皆相等之點
00:07:45
曰球中心
00:07:48
三四五六皆略
00:07:51
現在說這個中心呢 有很多種的解釋
00:07:57
中心是一個數學的名詞
00:08:01
不過這個中心 大多數都指什麼
00:08:05
指這個圓或這個指球 來所說的
00:08:12
第一 這個略就是 要說明那些事情很長
00:08:18
所以簡略
00:08:19
這個叫做圓的中心 圓的中心
00:08:23
譬如說一個圓圈的中心
00:08:27
現在第二 就是球裡面的中心
00:08:33
因為球的裡面我們這個…
00:08:37
有一點到球表面
00:08:41
引諸直線都是相等的點 叫做球中心
00:08:46
這個球不一定是圓的
00:08:49
球也稍微橢圓的
00:08:51
像橄欖球來說 就是橢圓的
00:08:54
像地球也不圓啊
00:08:56
我們的地球像雞蛋形的啊
00:09:00
所以呢 這個中心無論是直的橫的
00:09:06
四方八達 直線算起來都在中間
00:09:10
這個才叫做中心
00:09:15
若是三四五六 這都省略不用說明
00:09:19
像我們這裡 就叫做演講中心
00:09:21
這也叫做中心
00:09:23
中心的意義很多
00:09:25
但是我們 今天要說火山爆發
00:09:29
這個中心是指我們地球 這個球的中心
00:09:34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0:09:38
地震
00:09:39
一由於火山破裂而起者 曰火山地震
00:09:45
二三皆略
00:09:47
地震的原因也很多
00:09:50
我們現在要來 引這個六祖壇經
00:09:53
就是要來引第一
00:09:56
就是我們這個 火山破裂所引起的地震
00:10:03
這個叫做火山地震
00:10:05
像上次我們台灣 所產生的地震
00:10:09
這就不是火山爆裂
00:10:12
這個就是我們的 地下斷層來陷落的
00:10:18
地震的原因很多
00:10:21
現在六祖壇經這裡說的
00:10:23
就是火山爆發的地震
00:10:26
地震的原因不是一樣而已
00:10:30
現在我們來看 修真錄這個說明
00:10:36
他說真常是什麼
00:10:39
真常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00:10:43
因為這個常字
00:10:45
常就是永久
00:10:49
所以我們有時候說無常
00:10:51
無常就是不永久
00:10:54
真常就是不生不滅
00:10:58
寂滅是什麼
00:10:59
寂滅就是無所住的心
00:11:01
叫做寂滅
00:11:03
涅槃相就是我們的心 如如不動
00:11:07
來表露這個自在的相
00:11:11
我們人所住的地球 腳踩下去的就是地
00:11:18
地下面就是水
00:11:20
水的下面就是火
00:11:23
火的下面就是風
00:11:25
這個之前有說過了
00:11:28
你若重複解釋來說 時間又拖長了
00:11:34
因為我們這個火的下面 就是地球的中心點
00:11:42
這個地球由地水火風 來成就 來住在 來破壞
00:11:50
達到地球變成空界
00:11:56
當今遇到壞期
00:12:00
成住壞空已經達到壞期
00:12:05
你看我們人地下水一直抽
00:12:09
抽到最後 這個地下水一缺少
00:12:13
這個地殼就容易陷落
00:12:18
所說的地震 就是從這裡引起的
00:12:24
但是我們海底地殼比較薄
00:12:29
是很容易 這個地中的風來逼這個火
00:12:35
海底火山來破裂 來成火燒海底
00:12:40
所以才叫做 劫火燒海底 風鼓山相擊
00:12:46
所以我們大多數地震 都從海底爆發
00:12:52
所以有時候第四台的電視 你若曾看到就知道
00:12:59
海底突然間水噴到半空中
00:13:03
那就是海底火山爆發 水激起來
00:13:07
但是火在海底燒 我們沒看見
00:13:12
海水多 水也不會像開水那樣燙
00:13:17
這樣說比較快
00:13:18
是只有描寫海底的火 已經激起海水
00:13:27
這是修真錄前半段的說明
00:13:33
現在我們來看 後半段的解釋
00:13:37
嘗聞吾師云
00:13:41
一日清閒無事煎
00:13:44
吾心慧解達明禪
00:13:48
山崩地裂意不動
00:13:51
獨悟真常可曰仙
00:13:55
此所謂真常也
00:13:57
師又云
00:13:59
泰山崩前心不動
00:14:03
曰寂滅
00:14:05
安然自在心無驚
00:14:08
曰樂
00:14:10
此所謂寂滅樂也
00:14:13
言逢劫火燒海底 風鼓山相擊時
00:14:20
吾心達於真常寂滅樂
00:14:23
是時涅槃相即現
00:14:26
故曰
00:14:28
真常寂滅樂
00:14:30
涅槃相如是也
00:14:34
我們裡面 有四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0:14:38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14:42
憂心如沸曰煎
00:14:47
辭海說一個人 煩惱的心翻騰
00:14:51
這個叫做煎
00:14:53
注解第二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14:57
慧解 智慧之用 能了解諸法也
00:15:04
佛學大辭典說
00:15:05
慧解是什麼
00:15:06
就是我們智慧來運用 可以了解一切的法
00:15:13
注解第三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15:16
明 智慧之別名
00:15:19
明就是 智慧的另外一個名字
00:15:24
所以我們現在若說無明
00:15:25
無明就是無智慧
00:15:28
注解第四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15:32
禪 禪那之略
00:15:35
禪若依照佛家應該說禪那
00:15:40
禪是簡單說的
00:15:43
所以佛學大辭典才又說
00:15:45
禪那 譯曰思惟修
00:15:49
新譯曰靜慮 與禪定同
00:15:54
心定一境而審為思慮者
00:15:59
佛學大辭典說禪那是什麼
00:16:02
禪那翻譯成中國話 叫做思惟修
00:16:07
我們要靜靜地 想事情來修行
00:16:11
新的翻譯叫做靜慮
00:16:13
清靜的思慮 和禪定意思一樣
00:16:20
一個心定在一個地方 我們審慎來思慮
00:16:27
這個叫做禪那
00:16:30
所以現在修真錄才這樣說
00:16:34
嘗聞吾師
00:16:38
這篇這個吾就是我本人
00:16:41
師就是呂純陽祖師
00:16:46
那麼我現在 時常有時候會寫修真錄
00:16:52
現在就有很多人 有的打電話有的寫信來說
00:16:56
修真錄這本書要去哪裡買
00:16:59
我說這個沒地方買
00:17:01
他說為什麼沒地方買
00:17:02
這是老師著的 現在還沒出版
00:17:06
你要去哪裡買
00:17:08
但是為什麼
00:17:11
一樣呂純陽祖師說的 我怎麼會寫修真錄
00:17:16
這要和所有的 師兄弟聲明一下
00:17:20
不然你不了解 修真錄的來源
00:17:24
但是這個以前曾說過了
00:17:27
不過有的雖然有聽過 還有忘記還在問
00:17:32
所以再和你們說明一次
00:17:36
我所有三教的經
00:17:39
大多數都是 呂祖師注解的比較多
00:17:43
但是呂純陽祖師的注解 都是我在定中向祂請示
00:17:51
祂直接跟我注解
00:17:54
直接注解之後我寫出來
00:17:57
我就寫呂純陽祖師注解
00:18:01
修真錄就不是
00:18:03
修真錄就是有時候
00:18:06
經要解的時候 遇到祖師不在
00:18:11
我就曾遇到祖師 去雲遊四海三四個月
00:18:16
沒辦法講道理
00:18:18
就都說課外 那個原理在那裡
00:18:22
那麼祂不在沒辦法 祖師直接注解要怎麼辦
00:18:27
所以我才將過去 祖師說的話
00:18:31
再滲加我私人的思意
00:18:35
再參考這些辭典 所寫出來的
00:18:40
這就叫做修真錄
00:18:42
所以修真錄 不是全部祖師的意思
00:18:48
也不是全部我的意思
00:18:50
裡面有祖師說的話 有參考辭典寫的意思
00:18:58
再參雜我本人下去想 所寫出來的
00:19:05
所以這個叫做修真錄
00:19:07
以後老師 若兩腿伸直 兩眼一閉
00:19:11
這個修真錄 就變成我的遺著
00:19:13
這樣說比較快
00:19:15
所以現在這個 修真錄裡面這樣說
00:19:20
我曾聽過 呂純陽祖師一首詩這樣說
00:19:26
一日清閒無事煎
00:19:29
一個人一天若這樣 沒煩沒惱清清靜靜
00:19:36
煩惱就不會 來打擾我們的心
00:19:41
一個人的心若有那個智慧
00:19:46
自然就了解一切諸法
00:19:50
就達到明禪
00:19:52
明是智慧 禪是思慮
00:19:56
明禪等於就是 達到正定的境界
00:20:01
一個人若有鎮定
00:20:04
山崩地裂我們的心意 就不會動了 不驚慌
00:20:11
獨獨來悟出這個真常
00:20:15
這樣你就可以稱呼你是仙
00:20:20
但是對於真常
00:20:23
我們下面還會說明
00:20:28
所以祖師說這首詩
00:20:32
我跟他說這首詩 等於就是來說真常的道理
00:20:39
呂純陽祖師 又一句話這樣說
00:20:43
泰山要崩之前 我們的心不動
00:20:47
這就叫做寂滅
00:20:50
一個人的心安然自在
00:20:54
我們的心不驚慌這就是樂
00:20:58
這就是所說的寂滅樂
00:21:02
這是說這個劫火燒海底
00:21:06
風鼓山相擊
00:21:09
等於就是說 在末劫的時候
00:21:11
山崩地裂地球要爆炸
00:21:15
我們的心已經 達到真常寂滅樂
00:21:18
這個時候就是 叫做涅槃相來所發現
00:21:24
所以叫做真常寂滅樂 涅槃相如是這句話
00:21:32
話說來到這裡
00:21:34
我們對於這個真常 寂滅樂 涅槃相這三句話
00:21:40
我們來做個注解
00:21:43
來看佛光大辭典的說明
00:21:47
真常 指如來真空 常寂的涅槃之境
00:21:57
所以這個裡面 有兩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0:22:03
注解第一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22:06
真如之理體
00:22:09
遠離一切迷情所見之相
00:22:13
杜絕有空之相對
00:22:16
故稱真空
00:22:19
佛光大辭典說真如的理體
00:22:25
我們這個理體就是絕對的
00:22:28
若是事相就是相對的
00:22:32
說這個真如的理體 是離開什麼
00:22:35
一切這些迷迷惘惘
00:22:38
迷情就是這些 迷惘的眾生所見的相
00:22:43
來斷絕這個有和空的相對
00:22:47
所以才叫做真空
00:22:51
所以這個真空 不是有 也不是空
00:22:59
有相就不是空啊
00:23:02
但是空也不是真空
00:23:06
一個人有的人說 心境要達到空境
00:23:10
你若達到空就變成木頭人
00:23:12
變成石頭一樣
00:23:16
所以一個人 空是要達到真空
00:23:21
真空等於就是說空而不空
00:23:25
空而不空就是真空
00:23:29
若聽不懂我舉一個例子
00:23:31
像說這個電燈泡 這就是真空管
00:23:37
真空管裡面 不是都空空的
00:23:41
裡面空氣若抽到空空來說
00:23:43
這個電燈就不亮
00:23:46
所以真空管裡面 它還有空氣的存在
00:23:52
一點點的空氣存在
00:23:55
所以這個電在通流的時候
00:23:59
來燃燒那個空氣
00:24:05
所以結果 這個燈才會亮
00:24:09
所以一個人的心境 若達到空來說
00:24:13
就變成木頭人沒用
00:24:16
所以呢 我們空 就要有一個正念的存在
00:24:23
就像頓悟入道要門論 裡面說
00:24:26
無念者 無邪念 非無正念
00:24:30
所以我們現在達到空境 就是全無妄念 無雜念
00:24:37
只有正念的存在 才叫做真空
00:24:42
所以一個人 若有達到真空 佛的境界
00:24:49
是為真空是常寂
00:24:51
什麼叫做常寂
00:24:52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24:55
真體離無滅之相謂之常
00:25:00
絕煩惱之相謂之寂
00:25:06
我們真正佛的本體 本來是不生不滅
00:25:11
無滅 無滅是簡單說
00:25:13
無滅就是不生不滅之相
00:25:17
這個叫做常才是永久
00:25:20
你若有生有滅來說 就不能說常
00:25:25
因為不生不滅 才達到這個永久
00:25:30
我們人絕去煩惱的相
00:25:33
心無煩惱 無雜念 無妄念
00:25:36
這個叫做寂
00:25:39
所以佛光大辭典說 真常是什麼
00:25:43
就是指如來真空常寂 達到涅槃的境界
00:25:49
這個才叫做真常
00:25:53
所以我們現在六祖壇經 和我們說這句話
00:26:02
真常寂滅樂 涅槃相如是
00:26:07
現在真常 已經跟你們說明了
00:26:11
但是對於寂滅樂 和涅槃相有必要再說明
00:26:17
才符合修真錄說的話
00:26:20
你才會了解 這句話真正的意義
00:26:24
因為時間的關係
00:26:26
我們下午 只有說到這裡為止
00:26:29
下期再來補充說明清楚
00:26:34
在座同修 大家午安
00:26:38
我們現在翻七十頁
00:26:44
第三行
00:26:53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26:56
常應諸根用
00:27:01
而不起用想
00:27:04
分別一切法
00:27:07
不起分別想
00:27:10
劫火燒海底
00:27:14
風鼓山相擊
00:27:18
真常寂滅樂
00:27:20
涅槃相如是
00:27:22
對於這個文上期 我們有引很多引證
00:27:27
但是對於這個真常 寂滅樂 和涅槃相這三句話
00:27:33
有必要再一個補充的解釋
00:27:37
我們上期對於 這個真常有說明過了
00:27:41
下午我們現在來看 寂滅樂這句話的說明
00:27:46
佛光大辭典這樣告訴我們
00:27:51
寂滅 即指度脫生死
00:27:58
進入寂滅無為之境地
00:28:04
此境地遠離迷惑世界
00:28:10
含快樂之意
00:28:13
故稱寂滅為樂
00:28:17
增一阿含經二十三
00:28:22
一切行無常
00:28:25
生者必有死
00:28:28
不生必不死
00:28:31
此滅最為樂
00:28:33
不生不死之寂靜
00:28:37
即稱寂滅
00:28:40
佛光大辭典說寂滅
00:28:45
什麼叫做寂滅
00:28:46
寂滅等於就是 指度脫這個生死
00:28:53
來進入這個 寂滅無為的境界
00:29:02
這個寂滅的境界是 來離開這個迷惑的世界
00:29:11
裡面包含快樂的意思
00:29:16
所以才稱呼叫做寂滅為樂
00:29:21
在這個增一阿含經 二十三卷裡面這樣說
00:29:29
說我們一切 所做的事情都是無常
00:29:33
為什麼無常
00:29:35
無常就是不永久
00:29:38
有生就有死 變化無常
00:29:45
若是這個寂滅樂 這個滅是最為樂
00:29:53
不生就不死
00:29:57
不生不死就會達到寂靜
00:30:02
所以才把它稱呼叫做寂滅
00:30:07
這個寂滅是有二種
00:30:12
這個可以說 活在世上的境界
00:30:17
也可以說 我們人死後的境界
00:30:22
所以他們佛教 才有一個有餘的涅槃
00:30:27
和無餘的涅槃
00:30:30
這個寂滅等一下 佛學大辭典就會說
00:30:33
寂滅就是涅槃
00:30:38
這個生死 不是人活著就叫做生
00:30:42
眼睛閉著就叫做死 不是
00:30:44
這個生死也包含說 一個人的妄念生出來
00:30:50
這個妄念消滅
00:30:52
這個滅也可以叫做死
00:30:54
所以有時候說不生不死 有時候說不生不滅
00:30:59
這是一個文法 文詞而已 意思一樣
00:31:05
所以一個人你看 念頭一起來 就想東想西
00:31:11
想一想但是你沒… 無常啊 沒永久啊
00:31:15
這樣想完 才轉到別樣
00:31:18
這樣轉那樣 那樣轉那樣
00:31:22
心緒翻滾 很痛苦的
00:31:25
所以假使一個人 你念頭若不生
00:31:30
念頭若不生來說 自然…若不生就不死了
00:31:35
沒有念頭生出來 自然就不生滅了
00:31:39
不會再滅掉了
00:31:42
所以一個人 若沒那個妄念來說
00:31:45
心才有辦法得到快樂
00:31:47
有念頭來說 快樂就生不出來
00:31:52
假使有的 一種說來高興快樂
00:31:55
那個快樂也是暫時的 不是永久的
00:31:59
所以寂滅 才有辦法得到永久的快樂
00:32:03
若這樣說起來 有時候人家說
00:32:06
這樣說的意思聽不懂
00:32:09
也不會體會
00:32:10
當然你沒有到那種經驗
00:32:15
你自然就不會體會
00:32:18
我若要引別人給你聽 你也聽不懂
00:32:23
引我自己給你們聽 你們聽得比較懂
00:32:27
其實老師一身全都是病
00:32:31
這不是在叫苦的病
00:32:34
現在是要譬喻給你們聽 你們才聽得懂
00:32:38
但是人家一問我 我都說沒病
00:32:42
像你看我現在手術後 眼睛也是花花的
00:32:46
若要看黑板我都要這樣
00:32:48
若沒有抬頭 這眼皮稍微蓋住 看不到
00:32:53
但是一般的人看你很難過
00:32:54
但是我不會感到難過
00:32:57
我這樣頭抬來抬去 當成一種消遣
00:33:02
所以從我去年去 手術攝護腺之後
00:33:09
我一下子就去廁所 一下子就去廁所
00:33:12
去廁所做什麼去換尿布啊
00:33:15
我尿布不是嬰兒那種尿布
00:33:20
就要三四張衛生紙 折一折把它墊在褲底
00:33:26
現在若說話用力 就滲尿出來
00:33:29
滲尿出來…
00:33:30
現在那個衛生紙若濕了
00:33:33
沾到皮膚 好比說就會有溼疹
00:33:37
快將衛生紙換掉 就好了
00:33:41
但是有的人感覺很難過啊
00:33:45
他們說老師啊 你常在換很難過
00:33:50
不會啊 當消遣啊
00:33:52
你把它當成在做消遣 就不會難過
00:33:54
哪有什麼難過
00:33:57
若說會難過來說像去年 要去大陸正好重感冒
00:34:02
有和我去的人就知道
00:34:04
他們說老師 不然你取消不要去
00:34:08
我說不行我一個人取消 不曉得有多少人不高興
00:34:11
有多少人不要去
00:34:13
沒關係去就好了
00:34:15
就這樣去到大陸一天而已 感冒鬼就怕到
00:34:20
感冒就好了
00:34:22
我不會覺得難過 我的心不會覺得難過
00:34:25
對不對
00:34:27
像剛才要來也吃感冒藥
00:34:31
但是我的心不覺得痛苦
00:34:34
若會痛苦 我台上就站不下去了
00:34:38
這樣說比較快
00:34:40
所以這個快樂 你們不會體會
00:34:43
老師有經驗 能體會那個快樂
00:34:46
我不會覺得難過啊
00:34:48
感覺很有趣很快樂
00:34:51
所以呢 一個人 你那個苦的念頭若生出來
00:34:58
頭痛就會想說哀哀叫
00:35:00
不然今天停課啦 不然今天怎麼啦
00:35:04
像這些師兄弟大家都很好
00:35:07
老師啊 幫你代課
00:35:08
不用 不用
00:35:10
若叫你們代課 就有特殊原因了
00:35:13
像出國就沒辦法 才要叫你們代課
00:35:16
不然就已經躺在床上
00:35:19
沒辦法起床了 才叫你們代課
00:35:21
不然我是很不喜歡 請人家代課
00:35:23
因為我精神上 不會覺得痛苦
00:35:27
這就是寂滅
00:35:30
好比說有辦法 得到寂靜的境界
00:35:33
苦就已經消滅了
00:35:37
這就是已經 可以說寂滅為樂
00:35:40
但是我還沒辦法 達到最高的境界
00:35:43
為什麼 還會說給你聽 就還沒達到最高啊
00:35:47
若達到最高的境界 我連念也不能念
00:35:50
連說也不能說 這樣說較快
00:35:53
還會表露給你聽 就還沒達到最高的境界
00:35:57
這樣和你說比較快
00:35:59
這是要讓你們體會 為什麼寂滅為樂的道理
00:36:03
所以佛學大辭典說
00:36:05
寂滅為樂 寂滅者 涅槃也
00:36:10
對於生死之苦而涅槃為樂
00:36:14
涅槃經云
00:36:15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00:36:19
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
00:36:23
佛學大辭典說寂滅為樂
00:36:26
寂滅就是涅槃
00:36:28
所以他們這個 佛教的術語很多種
00:36:34
寂滅有時候說涅槃 有時候也可以說圓寂
00:36:38
都可以說的
00:36:40
但是每一個術語 都有一個意義
00:36:43
但是事實是說同一個東西
00:36:48
對於生我們這個死的苦
00:36:52
這個生死不是 人生人死那個生死
00:36:56
這個生死是指心境的念頭
00:36:59
人的生死是很痛苦
00:37:02
因為一個念頭 若生出來內心就很翻滾
00:37:06
翻滾之後就想到頭痛
00:37:09
這樣放下另一樣又進來
00:37:13
所以生死為苦 對於涅槃就是樂
00:37:18
涅槃就是 已經達到寂靜的境界
00:37:21
你的心境沒有生滅就為樂
00:37:25
所以涅槃經說諸行無常
00:37:28
這個諸行無常
00:37:29
和一切行無常是意思一樣
00:37:34
這是生滅法啊
00:37:37
這個生滅若滅掉 就是不生不滅
00:37:42
也可以說不生不死啊
00:37:45
你不生不滅之後
00:37:56
這個寂滅就以快樂為之本
00:38:02
所以這個是在說寂滅為樂
00:38:07
現在第三句 在說這個寂滅相
00:38:11
什麼叫做寂滅相
00:38:13
我們現在來看 佛光大辭典一個說明
00:38:17
寂滅相 即涅槃之相
00:38:22
以涅槃遠離一切諸法之相
00:38:26
故稱寂滅相
00:38:29
佛光大辭典說 寂滅相等於是涅槃之相
00:38:35
因為這個涅槃 來離開所有的諸法之相
00:38:42
所以它才叫做寂滅相
00:38:46
一切諸法
00:38:47
現在這個法 不是我們佛法的法
00:38:50
這個法是指我們法塵
00:38:54
遠離一切諸法之相 等於是離開所有的念頭
00:39:02
這個法塵 法塵就是我們的妄念啊
00:39:06
離開一切的妄念 所以才叫做寂滅相
00:39:11
佛學大辭典說
00:39:13
涅槃之相
00:39:15
離一切之相
00:39:17
謂之寂滅相
00:39:19
法華經方便品曰
00:39:22
諸法從本來
00:39:24
常自寂滅相
00:39:26
智度論八十七曰
00:39:29
涅槃即是寂滅相
00:39:32
佛學大辭典說
00:39:34
涅槃之相 就是來離開所有的相
00:39:41
這個叫做寂滅相
00:39:43
法華經的方便品裡面說
00:39:47
我們一切的妄念 你要歸從這個本性
00:39:55
本來 本來就是我們的相性
00:39:58
有時候說本來面目
00:40:00
諸法就是一切的妄念
00:40:04
你一切的妄念啊
00:40:06
你若將這個自性 就永久自然而然
00:40:12
你就達到這個寂滅
00:40:15
因為你的本性 若沒去動來說
00:40:18
就不會生出這個意念
00:40:21
意念若不生 自然妄念就沒有了
00:40:26
智度論第八十七卷 裡面這樣說
00:40:29
涅槃就是寂滅相
00:40:31
所以你說涅槃 寂滅相
00:40:34
意思都一樣
00:40:37
所以現在我們 再看下文下去
00:40:53
吾今強言說
00:40:58
令汝捨邪見
00:41:03
現在惠能六祖 又來對志道和尚說
00:41:09
我今天勉強 來說這個涅槃相
00:41:14
因為涅槃相是只有 用我們的意去領會
00:41:22
因為個人 去領會的意不同啊
00:41:27
所以祂才說勉強
00:41:28
勉強就是 像我剛才說我的身體
00:41:32
這也是用勉強說給你聽的
00:41:36
所以你要捨去 以前不合理的道
00:41:43
錯誤的見解
00:41:46
所以我們今天 在這個修行當中
00:41:50
個人的意要去領會啊
00:41:54
因為我們精神的 快樂 享受不同
00:41:59
所以六祖才會說 勉強講這個道
00:42:05
你今天這個道 要自己靜靜地去領會
00:42:10
才說六祖壇經 前面一段你就知道
00:42:16
惠明要奪衣缽的時候
00:42:23
讓六祖說不思善 不思惡 即明上座本來面目
00:42:28
他就這樣開悟
00:42:32
若論理來說 他的頭腦比惠能更好
00:42:38
他在五祖那兒 學道也比他還久
00:42:41
為什麼他不開悟
00:42:45
就是沒合他的心境
00:42:49
他讓六祖說一句
00:42:50
不思善 不思惡 即明上座本來面目
00:42:53
打動他的心 合他的心境他才開悟
00:43:02
所以一個人 你要了解這個寂滅樂
00:43:06
這個涅槃是什麼
00:43:08
你就自己沒到那個境
00:43:13
沒去悟到那個境 沒合你的環境
00:43:17
你要悟出理是很難的
00:43:21
我簡單 來舉一個例子給你聽
00:43:26
譬如說有錢人和窮人家
00:43:30
他要領會的境遇不同
00:43:35
譬如說閒的人和忙的人
00:43:38
他要領悟也不同
00:43:42
譬如說若有錢人 你有辦法來看破這個金錢
00:43:47
你有辦法捨財行善 就感覺很快樂
00:43:53
若是窮的人他環境不同啊
00:43:57
窮的人他就要安貧樂道
00:44:01
他自然就得到快樂
00:44:05
若忙的人
00:44:07
他就要動中來取靜 他才有辦法得到快樂
00:44:12
若吃飽閒閒的人啊
00:44:15
他就要好比說 一些打坐囉 等等的囉
00:44:18
要靜中取靜 他才有辦法得到那個快樂
00:44:24
因為個人的環境不同
00:44:26
你要領悟這個涅槃相
00:44:30
領悟這個寂滅樂 那個心境不同
00:44:35
所以才說道理要聽多
00:44:39
實在道理是很簡單 一點點而已
00:44:44
不過個人的環境不同
00:44:48
個人的領悟力不同
00:44:51
個人的想法不同
00:44:53
所以你要得到這個涅槃相 寂滅樂的意義絕對不一樣
00:45:01
所以道理你聽了
00:45:03
這句不合你用 那句不合你用
00:45:06
三聽四聽 聽到最後 哦 這句就是我的
00:45:12
就像我之前有一位道親
00:45:15
常常要來跟我問道理
00:45:18
但是每次問 頭都一直搖 一直搖
00:45:20
就是說不合他的心意
00:45:23
但是有一天跟我談論中 我就突然一句話說
00:45:28
是啦 我就等候你這句啦
00:45:31
我就是要這句啦
00:45:32
啊 謝謝啦 這下子我知道了
00:45:36
說等好幾年 等我那一句
00:45:38
就沒辦法啊
00:45:40
他說你這一句也早點說
00:45:42
我怎樣知道你要這一句
00:45:44
我若有神通知道 你要這句就會早一點說
00:45:48
就三聽四聽
00:45:50
聽到那一句 合了他的心意之後
00:45:53
自然就解開了
00:45:54
所以一個人 要開悟就是這樣
00:45:58
不然像說六祖壇經 的玄覺禪師就好
00:46:03
玄覺禪師 本來是一個高僧哩
00:46:07
話若說起來 他的道理也不輸六祖
00:46:11
他的道理 也沒和六祖學半樣啊
00:46:14
不過他只有 一個癥結解不開啊
00:46:18
只有來見六祖 在祂那兒睡一晚
00:46:24
和六祖談論而已 他就開悟了
00:46:28
之後出去 人家才說一宿覺
00:46:30
只有睡一晚就覺悟了
00:46:34
所以你就要知道說 很多人道理懂很多
00:46:39
滿腹的經章
00:46:42
可以說每樣都知道
00:46:43
不過一個癥結解不開
00:46:45
解不開 他就沒辦法得到快樂
00:46:48
那個地方若解開 快樂就跑出來
00:46:51
不然大家也都憂憂苦
00:46:53
大家也都哀哀叫叫
00:46:54
你若得到寂滅樂之後
00:46:57
人就不會難過了
00:47:00
你無論再大的事來說
00:47:02
他都不會覺得難過
00:47:06
所以我們對於 要得到寂滅樂
00:47:09
因為就是說到這裡為止
00:47:11
沒辦法再說下去
00:47:14
因為你要慢慢去體會
00:47:17
現在再看下文
00:47:34
汝勿隨言解
00:47:38
許汝知少分
00:47:42
說你今天來看這個經書
00:47:48
不要照這個字面上去解釋
00:47:53
隨言解就是說 你不要照經書說這樣
00:47:57
隨意照字面去解釋
00:48:01
你要明白道理的小部分
00:48:08
世人不知道 聖人字裡面的真義
00:48:13
我們時常曲解裡面的道理
00:48:17
我簡單來舉一個例子
00:48:21
譬如說當今的佛教界
00:48:25
若到四月初八說要來洗佛
00:48:31
釋迦佛祖可以說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00:48:37
大家都淋那個水 拿來喝說會開智慧
00:48:41
他說釋迦佛祖是大智慧
00:48:44
祂好厲害 祂說出生走七步
00:48:49
一手指天 一手指地
00:48:51
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00:48:56
若這樣對不對 你去研究
00:48:59
實在是很大的錯誤
00:49:02
若這樣祂沒資格當佛啦
00:49:04
沒資格
00:49:06
已經動不動說我最厲害
00:49:09
就眼光高 驕傲啊
00:49:12
對不對
00:49:13
若那樣傲慢的人 要如何去當佛
00:49:16
不可能
00:49:18
他不知道唯我獨尊 這個我是在說什麼
00:49:23
難怪說當時 佛教有一個大祖師
00:49:31
叫做文偃禪師
00:49:33
說釋迦佛祖若說 天上天下祂最厲害的話
00:49:38
我就將祂打死 捉去給狗吃這樣說
00:49:43
我們現在來引 文偃禪師這句話
00:49:47
釋迦初生
00:49:50
一手指天
00:49:52
一手指地
00:49:55
周行七步
00:49:56
目顧四方
00:49:58
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00:50:03
老僧當時若見
00:50:05
一棒打殺與狗子吃
00:50:09
貴圖天下太平
00:50:12
這個文偃禪師是什麼人
00:50:15
我們看辭海說明
00:50:18
文偃 高僧名
00:50:20
禪宗雲門宗之祖
00:50:23
嘉興張氏之子
00:50:26
嗣法雲峰義存禪師
00:50:29
南漢主晟歸依之
00:50:34
賜匡真禪師之號
00:50:38
辭海說文偃 是一位高僧的名字
00:50:42
是禪宗有一個 雲門宗的開山祖師
00:50:47
是嘉興張氏之子
00:50:50
文偃禪師是姓張
00:50:53
他的師父是雲峰義存禪師
00:50:57
南漢國王這個晟 歸依文偃禪師
00:51:03
賜號叫做匡真禪師的號
00:51:09
那麼我們現在對於 這個文偃禪師這段文
00:51:15
我們來做參考
00:51:19
釋迦剛出生的時候
00:51:24
一手來指著天 一手來指著地
00:51:29
走七步 眼睛看四方
00:51:34
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00:51:38
他說我老和尚當時若看到
00:51:42
拿一根棍子將祂打死
00:51:45
拿給狗吃這樣說
00:51:47
讓天下太平
00:51:49
這麼驕傲的人 天下怎麼會太平
00:51:53
這個是文偃禪師所說的
00:51:59
那麼實在我們佛教界在說
00:52:02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00:52:04
這是在警誡修行人
00:52:08
你今天要修行 不要修這個肉體
00:52:13
你要修你的本性
00:52:16
因為我 有真我和假我
00:52:19
現在說我獨尊 就是我們的本性獨尊
00:52:23
你修肉體怎麼修都沒用
00:52:26
你的本性 若沒修絕對沒用的
00:52:31
所以對於我的定義
00:52:33
我們來看 佛學大辭典的說明
00:52:36
文偃禪師這句話啊
00:52:41
因為我沒出典故在哪裡
00:52:45
恐怕有的人會說
00:52:47
老師 這句話 是你自己說的嗎
00:52:50
不然真的 佛教的大祖師會罵說
00:52:56
要把佛祖打死 要拿給狗吃
00:52:59
老師絕對不會妄言
00:53:02
沒根據的話我也不會說
00:53:05
因為我剛才說的這句話 出在五燈會元這本書
00:53:12
這本五燈會元 是我們佛教所公認的書
00:53:17
不是我們 佛教外的人所寫的
00:53:23
我剛才把它翻 佛學常見辭彙
00:53:28
這裡面也有寫這段記事
00:53:31
在二O八頁的最前面一行
00:53:36
二O八頁的最前面一行
00:53:39
就有這個文偃禪師說 假使當時釋迦佛祖若說
00:53:44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00:53:47
讓我當時看見
00:53:51
一棍把祂打死給狗吃
00:53:53
這裡面就有寫
00:53:55
你在佛學常見辭彙 這一本去翻就有了
00:53:59
這是佛教的一個… 這個我們所有的…
00:54:06
我們這個…一個案 這個禪宗的公案
00:54:11
這是真正事實的事情
00:54:15
老師並不是妄言的
00:54:18
那麼現在我們說
00:54:20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是指什麼 是指真我
00:54:26
我們真我是什麼 就是佛性
00:54:29
他說人在修有只修外觀
00:54:34
人的佛性你沒要修
00:54:37
所以你有辦法修佛性
00:54:40
我們的道才會成
00:54:42
只有修外觀這是沒用的
00:54:46
所以我們 對於這個我的定義
00:54:49
我們現在就來看 佛學大辭典
00:54:52
裡面所有的這個說明
00:54:56
我者 自在之義
00:55:00
凡夫唯認 自己之心身為我
00:55:05
然身心無一自在者
00:55:10
思為我者
00:55:13
惟迷倒之見耳
00:55:16
無我之實也
00:55:19
悟此理
00:55:20
即名小乘之知見
00:55:24
然彼更不知 佛之有真我 有大我
00:55:30
佛所證之涅槃真我也
00:55:33
大我也
00:55:37
裡面有兩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55:41
注解第一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55:45
進退無礙謂之自在
00:55:49
又心離煩惱之繫縛
00:55:52
通達無礙謂之自在
00:55:55
佛學大辭典說 我們要進我們要退沒阻礙
00:56:01
這個叫自在
00:56:02
又我們的心離開 這個煩惱的妄念來束縛
00:56:09
有辦法通達無礙 這個叫做自在
00:56:13
自在就是我們沒煩沒惱
00:56:16
心自由自在
00:56:19
注解第二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56:22
迷倒
00:56:23
迷惑而顛倒事理之謂
00:56:27
八十華嚴經卷四十九
00:56:30
菩薩離迷倒
00:56:33
佛光大辭典說迷倒是什麼
00:56:36
就是一個人 迷迷惘惘顛倒事理
00:56:42
對把它說不對 不對把它說對
00:56:45
道理都說顛倒
00:56:48
所以在第八十華嚴經卷 四十九裡面說菩薩離迷倒
00:56:55
我們若修菩薩行的人 就是離開迷倒的思想
00:57:01
所以佛學大辭典才說
00:57:05
我就是自在之義
00:57:10
我們凡夫他只有認定 自己的心身做我
00:57:18
等於是認這個五蘊
00:57:22
五蘊就是可以說 色受想行識
00:57:28
我們的身識 達到我們的心識
00:57:32
等於就是這個六根
00:57:34
認定我們六根 的存在這個叫做我
00:57:38
但是我們的六根 是沒有一個自在
00:57:44
今天要想成說這個我
00:57:50
我們若一般的人 都是迷倒的看法
00:57:55
沒有這個我的實在
00:57:58
假使你若說 這個六根就是我
00:58:02
肉體就是我 這是小乘的看法
00:58:07
但是我們這個小乘的人
00:58:09
彼就是指小乘
00:58:12
但是我們這個小乘的人
00:58:13
加上一層 他不知道佛有一個真我
00:58:17
有一個大我
00:58:19
所以我們這個佛 所來證果這個涅槃
00:58:24
就是真我和大我
00:58:26
我們的肉體 是沒辦法證涅槃
00:58:30
是我們的本性
00:58:31
這個真我 才有辦法證涅槃
00:58:35
所以現在釋迦佛祖說
00:58:38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00:58:43
你今天要修佛果 要修了脫生死
00:58:48
就要修你的本性
00:58:50
就好比觀無量壽經說
00:58:52
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這個道理
00:58:56
不是修這個外體
00:58:59
我們下午說到這裡 時間的關係
00:59:03
就這樣暫且告一個段落
00:59:06
對於下文 我們下期再做個分解
00:59:12
在座同修 大家午安
00:59:18
我們現在翻七十頁
00:59:26
七十頁第五行
00:59:36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59:39
汝勿隨言解
00:59:44
許汝知少分
00:59:47
上期說到這裡
00:59:53
下午從這裡接下去
00:59:55
志道聞偈大悟
01:00:00
踴躍作禮而退
01:00:04
志道和尚 聽到惠能六祖的偈語
01:00:09
就解除他本來的迷惑
01:00:13
心中他就大大的開悟
01:00:16
非常的雀躍高興
01:00:19
就這樣來告退
01:00:23
再接著下文下去
01:00:26
行思禪師
01:00:29
生吉州安城劉氏
01:00:35
聞曹溪法席盛化
01:00:40
徑來參禮
01:00:43
現在我們志道和尚 就是到這段就已經結束
01:00:49
接下去就有一個行思禪師
01:00:53
是我們吉州安城
01:00:56
就是當今的 江西省安福縣的人
01:01:01
他的俗姓 姓劉
01:01:04
從小他就出家
01:01:07
因為聽到曹溪惠能六祖 大開道場在度化眾生
01:01:14
他就直接 來向惠能六祖參禮
01:01:20
再接下去
01:01:23
遂問曰
01:01:29
當何所務
01:01:31
即不落階級
01:01:35
現在行思禪師他就故意
01:01:38
來問這個惠能六祖
01:01:41
應該做什麼事情
01:01:45
才會不在階級中來迷執
01:01:50
階級 階級就是等於指六道
01:01:54
等於是說做什麼事情 才不會六道輪迴
01:02:02
就是說
01:02:03
應當要怎麼修
01:02:06
才不會 在六道階級中來迷執
01:02:11
而超出四聖果
01:02:15
現在再接下去
01:02:17
師曰汝曾作甚麼來
01:02:24
曰聖諦亦不為
01:02:28
惠能六祖說
01:02:31
你過去怎麼修來
01:02:35
惠能六祖的意思
01:02:37
是要來問行思禪師的修法
01:02:42
才有辦法來確定 他有沒有在六道中迷執
01:02:49
沒辦法開悟
01:02:51
而落在這個六道的階級
01:02:56
但是行思禪師回應他
01:02:59
說我四聖諦的真理 我就沒照四聖諦去修
01:03:09
四聖諦是什麼
01:03:10
四聖諦是修這個聲聞果位
01:03:16
一定要修的課程
01:03:19
那麼什麼叫做四聖諦呢
01:03:23
我們現在對於 這個四聖諦來做個解釋
01:03:26
才知道說 我們要超出生死
01:03:28
第一步 要修這個聲聞果的階級
01:03:34
在這個佛學大辭典 這樣告訴我們
01:03:37
四諦 又云四聖諦
01:03:43
四真諦
01:03:46
聖者 所見之真理也
01:03:52
一 苦諦
01:03:54
三界六趣之苦報也
01:03:59
是為迷之果
01:04:03
二 集諦
01:04:05
貪瞋等煩惱
01:04:08
及善惡之諸業也
01:04:12
此二者能集起 三界六趣之苦報
01:04:17
故名集諦也
01:04:19
三 滅諦 涅槃也
01:04:24
涅槃滅惑業而離生死之苦
01:04:31
真空寂滅 故曰滅 是悟之果
01:04:37
四 道諦 八正道也
01:04:42
此能通於涅槃故名道
01:04:48
是悟之因也
01:04:51
其中前二者 流轉之因果也
01:04:57
故又曰世間因果
01:05:00
後二者還滅之因果也
01:05:05
故又曰出世間因果
01:05:09
所以現在佛學大辭典說
01:05:13
四諦
01:05:15
有時候叫做四聖諦
01:05:18
對於四聖諦 我們等一會再做說明
01:05:23
也可以說是四真諦
01:05:27
就是聖者
01:05:28
我們說的聖者 就是指四聖果
01:05:32
聲聞 緣覺 菩薩 佛 這叫做聖者
01:05:38
這就是聖者 所看出來的真理
01:05:43
這個四聖諦 第一就是苦諦
01:05:48
這個苦諦就是 我們三界六趣的苦報
01:05:54
六趣一名叫做六道
01:05:58
三界
01:06:00
天界就是指什麼
01:06:02
指這些諸天 神和阿修羅
01:06:05
這些都是屬於天界
01:06:08
若是人界 就是屬於我們人和畜牲
01:06:14
這些屬於人界
01:06:16
若是地獄界就是 指地獄和這個餓鬼
01:06:22
這叫做三界六趣的苦報
01:06:26
這就是我們 迷迷惘惘凡夫的果報
01:06:31
第二 就是集諦
01:06:34
我們這個貪瞋等
01:06:38
等就是指貪瞋癡愛 種種的煩惱
01:06:43
和我們這個善惡的諸業
01:06:47
善惡的諸業 就是十善業和十惡業
01:06:53
這十善業和十惡業
01:06:55
所有的業
01:06:59
這兩項會集起 三界六道的苦報
01:07:08
有人問說善業 也會受到苦報 是啊
01:07:13
所以我們修行人 若是修先天都不說因果
01:07:18
後天的才有說因果
01:07:20
什麼原因 我們後面還會再談
01:07:25
因為不論是善業或惡業
01:07:29
都會集起三界六趣的苦報
01:07:32
所以才會叫做集諦
01:07:36
第三 就是滅諦
01:07:39
滅諦就是涅槃
01:07:40
涅槃就是了脫生死
01:07:44
因為了脫生死 就是為了要消滅迷惑的業
01:07:50
來離開這個生死的苦報
01:07:55
真空寂滅
01:07:57
真空和頑空是不一樣
01:08:01
真空是空而不空
01:08:03
好比是六祖說的
01:08:06
於空離空 於相離相 這才是真空
01:08:10
達到真空寂滅 所以才叫做滅
01:08:14
這是我們悟的果報
01:08:18
第四 就是道諦
01:08:20
道諦就是修八正道
01:08:23
對於這個八正道 等一會再做說明
01:08:26
因為八正道可以 通達了脫生死才叫做道
01:08:33
這就是悟的因
01:08:37
其中的前兩項 就是苦諦 集諦
01:08:42
這是六道輪迴的因果
01:08:45
又叫做世間的因果
01:08:49
後面的兩項這個滅道
01:08:52
這個滅諦和道諦是還滅
01:08:56
要來脫出生死的因果
01:08:58
所以才叫做出世間因果
01:09:02
那麼說這個四聖諦 佛學大辭典又說了
01:09:08
四聖諦 苦集滅道之四諦也
01:09:12
為聖者所見諦理
01:09:15
故名聖諦
01:09:18
佛學大辭典說四諦是什麼
01:09:21
就是這個苦集滅道 這四項的真理
01:09:27
諦 諦就是真理
01:09:30
就是我們這個四聖果的人
01:09:34
所看出的真理
01:09:36
所以才叫做聖諦
01:09:39
那麼八正道呢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09:44
八正道 其道離偏邪
01:09:47
故曰正道
01:09:50
一 正見
01:09:51
二 正思惟
01:09:52
三 正語
01:09:54
四 正業
01:09:55
五 正命
01:09:57
六 正精進
01:09:58
七 正念
01:10:00
八 正定
01:10:01
此八法盡離邪非
01:10:04
故謂之正
01:10:05
能到達涅槃彼岸
01:10:09
故謂之道
01:10:12
佛學大辭典說 八正道是什麼
01:10:15
就是修這個八正道 會離開偏邪
01:10:19
所以才叫做正道
01:10:22
因為以下現在這些項目
01:10:24
應該要詳細 一項一項來舉證
01:10:27
但是時間的關係
01:10:30
而且條目在十法界 裡面也說得很清楚
01:10:35
所以就這樣都省略起來
01:10:39
八正道第一就是正見
01:10:41
要有正當的看法
01:10:43
正當的見解
01:10:45
第二就是正思惟
01:10:49
要有正當的思想
01:10:52
第三就是正語
01:10:56
這個正語就是包含十惡
01:10:59
我們不綺語 不邪語
01:11:07
不惡口 不兩舌等等
01:11:10
這個就叫做正語
01:11:13
第四就是正業
01:11:15
就是要修這個十善業 不能修十惡業
01:11:20
第五正命 就是要正當的生活
01:11:25
第六就是正精進
01:11:28
第七就是正念 第八就是正定
01:11:32
這八項都說離開邪非
01:11:34
所以才叫做正
01:11:36
有辦法達到涅槃那邊的岸
01:11:40
所以才叫做道
01:11:42
那麼對於這個四聖諦
01:11:45
八正道若要說到完 就要講個二三天
01:11:50
現在注重是要說六祖壇經
01:11:54
所以對於四聖諦八正道
01:11:57
希望你們 在十法界的光碟片裡面
01:12:03
你們再看聲聞果裡面 就有詳細說得至清至微
01:12:10
對於四聖諦的分類
01:12:13
八正道一條一條的條目 都說得很清楚
01:12:17
所以再詳細 將十法界再看一下
01:12:20
那這裡就省略
01:12:26
我們現在再接下去 再看下文下去
01:12:39
師曰
01:12:43
落何階級
01:12:45
曰聖諦尚不為
01:12:50
何階級之有
01:12:54
師深器之
01:12:56
令思首眾
01:13:01
現在惠能六祖 再進一步來問這個行思
01:13:08
你現在修到什麼階級
01:13:13
就是你現在修到什麼程度
01:13:17
也可以說 你今天修什麼法門
01:13:20
這樣說比較快
01:13:22
行思禪師回答祂什麼
01:13:25
我連四聖諦我都沒有啊
01:13:30
現在要修什麼階級
01:13:33
我連四聖諦都沒有啦
01:13:35
現在要修什麼階級
01:13:37
惠能六祖就知道 這不是簡單的人物
01:13:42
就這樣很器重他
01:13:45
就這樣命令他當寺中 所有和尚的首座
01:13:51
首眾就是首座
01:13:52
雖然後面才到來說 就是讓他做大師兄
01:13:57
也可以說像現在 說的副主講那個意思
01:14:03
那麼行思和尚 只有說聖諦尚不為
01:14:08
何階級之有這句話
01:14:12
為何惠能六祖會器重他
01:14:16
我們要知道 行思和尚說的話
01:14:19
已經達到最高這個 無相 無念 無住的境界
01:14:26
所以我們在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01:14:29
裡面一句話才這樣說
01:14:33
無苦集滅道
01:14:38
無智亦無得
01:14:40
以無所得故
01:14:42
菩提薩埵
01:14:46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這一句話說
01:14:49
沒有苦諦
01:14:52
也沒集諦
01:14:53
也沒滅諦
01:14:55
也沒道諦
01:14:57
也無智 也無所得
01:15:01
因為無所得的關係
01:15:03
才成就菩薩
01:15:06
菩薩應該說菩提薩埵 簡單說叫做菩薩
01:15:12
所以今天 若一個人要了脫生死啊
01:15:15
就無苦集滅道這個四聖諦
01:15:22
知道這個四聖諦從哪裡來
01:15:25
但是就不談論因果
01:15:28
這就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說的
01:15:33
但是只有說這樣 恐怕我們不太可以體會
01:15:37
現在來將這四句 拿來做注解
01:15:42
修真錄這樣說
01:15:44
苦集滅道
01:15:50
謂之四聖諦
01:15:53
苦者 受報之果
01:15:58
集者 招果之因
01:16:02
滅者 寂滅之樂
01:16:05
道者 修持之法
01:16:08
諦者 真實之道理
01:16:11
如俗事虛妄之道理
01:16:15
以為真實者
01:16:16
名為俗諦
01:16:18
涅槃寂滅之道理 以為真實者
01:16:22
名為真諦
01:16:24
四諦中以集道為因
01:16:28
而苦滅為果
01:16:31
所謂果不離因無因不成果
01:16:35
如種子為因結實為果
01:16:40
若無種子焉能結實
01:16:43
聖者悟此四諦理
01:16:46
知苦由何來
01:16:49
滅由何得
01:16:51
覺悟六道根本之苦果
01:16:54
乃由集煩惱而來
01:16:57
又知滅之樂果 是由修道而得
01:17:01
是知苦滅為果 集道為因
01:17:06
此為聖者悟於諦理
01:17:09
而得解脫也
01:17:12
心不住相則無苦
01:17:14
知煩惱即菩提則無集
01:17:18
知自性具足無證無得
01:17:21
是名無滅
01:17:25
心虛平等
01:17:30
為而不爭
01:17:32
是名無道
01:17:34
故曰無苦集滅道也
01:17:40
現在修真錄這樣說
01:17:43
說這個苦諦 集諦 滅諦 道諦
01:17:50
這個叫做什麼 叫做四聖諦
01:17:54
什麼叫做苦
01:17:55
苦就是我們受報的果
01:18:00
集就是要招果的原因
01:18:05
滅就是了脫生死的樂
01:18:08
道就是要修持的方法
01:18:11
要怎麼了脫生死 就是要修持的道
01:18:15
諦是什麼
01:18:16
諦是真實的道理
01:18:20
譬如說我們這個俗事 沒有事實的道理
01:18:24
世俗的人都當成是真的
01:18:27
本來就不是事實 他們把它當成是真的
01:18:31
所以才叫做俗諦
01:18:32
世俗的真實
01:18:36
我們了脫生死 寂滅的道理
01:18:39
把它當成真實
01:18:41
就是修行人說了脫生死 寂滅是真實的道理
01:18:46
所以才叫做真諦
01:18:49
在四諦的中間
01:18:53
就是集諦 道諦就是因
01:18:57
苦諦 滅諦就是果
01:19:00
所說的果沒離開這個因
01:19:04
我們若沒有因就不會成果
01:19:07
譬如說種子就是因
01:19:11
結的那個果就是果
01:19:14
假使沒有種子把它撒下去
01:19:17
怎麼會來結果實
01:19:20
譬如說桃子的種子 沒有撒下去
01:19:23
怎麼會生桃子
01:19:25
稻種 這個稻穀 若沒有撒下去
01:19:28
怎麼會生稻米這個一樣
01:19:31
所以聖者來悟四諦的道理
01:19:36
知道這個苦從哪裡來
01:19:40
了脫生死是要怎麼得到
01:19:44
覺悟六道根本的苦果
01:19:47
就是這個集煩惱來的
01:19:51
又知道了脫生死的樂果 就是修道而得到的
01:19:58
這樣就知道說 這個苦諦和滅諦就是果
01:20:04
集諦和道諦就是因
01:20:07
這個就是我們聖者…
01:20:11
這個四聖者 來所悟的真實道理
01:20:18
來得到這個解脫
01:20:21
一個人心若不住相就沒苦
01:20:26
因為一個人若住相
01:20:28
看到一個東西 擱在心裡就苦了
01:20:32
不要去住相 哪有什麼苦
01:20:36
聽到當成沒聽到 看到當成沒看到
01:20:39
這個苦要從哪裡來
01:20:42
你們要知道煩惱就是菩提
01:20:47
煩惱就是道 菩提就是道嘛
01:20:51
煩惱就是道 這樣就沒集
01:20:54
所以世間人 對於這個煩惱即菩提
01:20:57
大家都有疑問
01:20:58
煩惱和菩提是相反的
01:21:01
怎麼可以說煩惱就是菩提
01:21:03
是啊 沒煩惱就沒有菩提
01:21:07
一個人若是 都處於順境 道要如何修
01:21:12
我問你就好了
01:21:14
都是順境 道要如何修
01:21:18
假使沒有人糟蹋 你怎麼會有忍辱呢
01:21:23
你的眼睛 若是沒有看不順眼的
01:21:26
你的果要怎麼修
01:21:29
你的耳朵 若沒有聽到逆耳的話
01:21:32
你這個忍辱要怎麼修 問題就在那裡 對不對
01:21:36
所以有這個逆境來 就是煩惱
01:21:40
這個煩惱 有辦法解除就是道
01:21:45
好比像說這個金子 是從哪裡來的
01:21:47
金子若沒那個礦石 怎麼會有金子
01:21:51
你這個礦石煉了 金子才會出現
01:21:55
所以道就是 從煩惱而煉出來的
01:21:58
才會說煩惱即菩提
01:22:00
這個道理你就必須要知道
01:22:01
有的人單單這句話 而造成腦筋都會打死結
01:22:05
奇怪了 煩惱和菩提 怎麼會相同呢
01:22:08
祂怎麼會說煩惱就是菩提
01:22:10
你若是沒煩惱 就沒有菩提啦
01:22:13
一個人若是順境來說 你這個果沒辦法修啦
01:22:17
你有辦法修功啦 果你沒辦法修
01:22:21
要修果一定要有這個逆境 才有辦法修果
01:22:26
那麼就有人說順境 果就不用修了
01:22:30
不是不用修
01:22:32
忍辱是兩回事呀
01:22:36
若是在逆境修辱
01:22:39
順境的人要修忍
01:22:41
怎麼忍
01:22:43
譬如說我當董事長 我當總經理
01:22:46
我的這些屬下很調皮
01:22:49
或是我是一個團體的主宰 這些屬下都很調皮
01:22:55
看到就快都氣死了
01:22:57
聽到一句話也快氣死了
01:22:59
雖然我在順境 但是可憐他好了
01:23:03
看到屬下就是愚蠢 就是不懂
01:23:07
聽到逆境的時候 我們的心情會放開
01:23:11
我引一個簡單的例子
01:23:14
像是這回我們 以前的總統這個李總統
01:23:19
李登輝先生 被人家向他潑墨水
01:23:23
有人問他 說總統 你感想是怎麼樣的
01:23:26
沒有啊 我沒有感想什麼
01:23:30
這個等於就是說 煩惱即菩提
01:23:34
不過我們不知道
01:23:36
李登輝先生 他的心裡想什麼的
01:23:38
他的心中若有氣 就沒有果了
01:23:42
假使若真的他達到 心中真的沒有氣
01:23:45
說可憐他好了
01:23:47
他就是愚癡 才會向我潑墨水
01:23:48
那麼他的果就很大了
01:23:51
我敢這樣子說 這就是煩惱就是菩提
01:23:53
這個道理在那裡
01:23:55
所以在順境的時候 也會有逆境的時候
01:24:02
看到不順眼 聽到不順耳
01:24:05
我們有辦法化解 這都是我們的果
01:24:10
你就知道說煩惱就是菩提 那麼就沒有集了
01:24:14
那個苦就不會集來嘛
01:24:16
你若是氣 那麼苦就來了
01:24:17
你不氣 苦就不見了
01:24:20
所以我們知道 我們的自性本來就具足
01:24:23
所以無證無得
01:24:26
大家說得到了 你得到了什麼
01:24:28
道是在我們的內心啊
01:24:31
好比是我有一個寶貝 放在倉庫裡
01:24:34
我從倉庫把它拿出來而己 也不是從外面拿進來
01:24:38
要得到什麼
01:24:40
所以才會說 惠能六祖怎麼厲害
01:24:44
你看課本的 第七十四頁就好了
01:24:51
這個七十四頁 的倒數第二行
01:24:56
一僧問師云 黃梅意旨甚麼人得
01:25:02
師云 會佛法人得
01:25:05
僧云 和尚還得否
01:25:08
師云 我不會佛法
01:25:13
有一個和尚 來問惠能六祖說
01:25:18
五祖的衣缽是誰得到的
01:25:21
祂說知道佛法的人得到的
01:25:23
祂不說是我得到的
01:25:25
祂說知道佛法的人得到的
01:25:27
這個人就生氣了
01:25:30
胡亂來 現在衣缽 明明就是你得到的
01:25:34
還說是懂佛法得的
01:25:36
他問說師父你懂佛法嗎
01:25:39
祂說我不懂佛法
01:25:44
這才是真的 無得的道理在這裡啦
01:25:47
說無證無得就是在這裡
01:25:50
所以呢 我們一個人呢
01:25:53
你若是有辦法說 自性本來就具足
01:25:57
就是無證無得
01:25:59
這個名字才叫做無滅
01:26:02
我們人的心虛 怎樣叫做心虛
01:26:05
虛就是空
01:26:08
我們這個道家 說萬法皆虛
01:26:12
若是佛家就是說萬法皆空
01:26:17
空和虛本來就是一樣的
01:26:19
你的心達到空境平等
01:26:23
為而不爭
01:26:25
為就是有做才叫做為
01:26:29
不爭就是不和人家爭論
01:26:31
譬如說我講道理給你聽
01:26:34
你若是狡辯王 硬要和我爭論
01:26:36
喔 對對對對…
01:26:39
這個為而不爭 這是道德經說的話
01:26:43
道德經的結論說 天之道 利而無害
01:26:48
聖人之道 為而不爭 這句話是道德經說的
01:26:53
這就是什麼 就是無道
01:26:56
不爭執這個道啦
01:26:58
你對我對 你不對誰不對
01:27:03
不會去爭執啦
01:27:05
你對就是對 你不對 就不對
01:27:09
你是要聽 我就說給你聽 不要聽就算了
01:27:13
這樣才不會生出煩惱 這就是無道
01:27:18
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才說無苦集滅道
01:27:24
這句話是在那裡
01:27:25
不然怎麼會說 無苦集滅道
01:27:29
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
01:27:32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01:27:36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01:27:38
這句話是在那裡
01:27:40
所以今天行思 來對六祖這樣說
01:27:47
說聖諦尚不為
01:27:50
我四聖諦沒有修啦
01:27:53
話說回來我無因無果
01:27:56
談因果這是勸化而已
01:28:02
我對因…一個人的心
01:28:05
好比像像六祖說的 心平何勞持戒
01:28:10
這就是和聖諦亦不為 的意思是一樣的
01:28:14
所以六祖聽到 他這一句話 聖諦尚不為
01:28:19
無苦集滅道這句話之後
01:28:21
祂就知道了這個行思 不是一個普通的人物
01:28:26
這已經是 修行菩薩道的人了
01:28:30
不是只有在六道輪轉的人
01:28:33
只有執著於 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01:28:37
你若要談善惡果報的話
01:28:39
三講四講 講到最後就會打死結了
01:28:42
為什麼
01:28:43
你說善有善報
01:28:45
你看看一些善人 這樣受惡果的人多的是
01:28:51
你說惡有惡報
01:28:53
你看人家說 做惡做毒騎馬乘車
01:28:59
做善的倒地餓 做惡的戴王帽
01:29:02
世間很多 你要怎麼去談因果
01:29:06
所以因果是很複雜的東西
01:29:10
你若沒追求到徹底來說
01:29:13
因果你說到最後 大家都打死結
01:29:16
但是呢 對於這個問題 因為時間的關係
01:29:21
沒辦法再跟你講到 進一步的至清至微
01:29:25
我們只有說到這裡 就暫且告一個段落
01:29:29
大家午安
01:29:32
我們現在翻七十頁
01:29:38
七十頁
01:29:53
師曰落何階級
01:29:57
曰聖諦尚不為
01:30:00
何階級之有
01:30:03
現在六祖 進一步對行思禪師這樣說
01:30:10
你現在修到什麼階級
01:30:14
等於就是問說 你現在修到什麼程度
01:30:18
也可以說 你到底修什麼法門
01:30:22
行思禪師回答祂說
01:30:25
我連四諦都沒有去注重
01:30:32
哪有什麼階級
01:30:37
師深器之
01:30:39
令思首眾
01:30:42
六祖祂就感覺 行思和尚既然悟這個大道
01:30:49
祂就器重他
01:30:51
命令他當寺中的首座
01:30:55
有人說行思和尚只有說 聖諦尚不為 何階級之有
01:31:02
只有這句話而已
01:31:04
為什麼六祖 會這麼器重他呢
01:31:07
我們要知道 行思和尚所說的這句話
01:31:12
已經達到最高的境界
01:31:15
無相 無量 無住的階級
01:31:18
所以才說聖諦亦不為
01:31:22
聖諦亦不為 等於就是好比說
01:31:24
我連四聖諦都沒有了
01:31:27
怎麼會有任何的階級
01:31:29
所以上期上期
01:31:31
上期我們有引 般若波羅蜜心經
01:31:35
你們看上期所抄的就知道
01:31:39
在般若波羅蜜心經說 無苦集滅道
01:31:44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01:31:49
這句話說無苦集滅道
01:31:52
我們上期已經引證過了
01:31:55
但是從般若波羅蜜心經說
01:31:58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這句話
01:32:02
我們現在來看 涅槃經這句話
01:32:06
無所得者 則名為慧
01:32:12
有所得者則名為無明
01:32:16
什麼叫做無明
01:32:19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32:21
無明 謂闇純之心
01:32:25
無照了諸法事理之明
01:32:28
即痴之異名也
01:32:31
本業經上曰 無明者 名不了一切法
01:32:39
佛學大辭典說無明
01:32:42
就是迷迷惘惘的心
01:32:46
沒辦法看出真理的智慧
01:32:49
我們明 明就是智慧
01:32:51
這個以前就說過了
01:32:54
所以無明是什麼
01:32:55
無明就是痴
01:32:57
迷痴的另外一個名字
01:33:00
所以明和無明是相反
01:33:04
無明就是痴 明就是智慧
01:33:08
在這個本業經 的上卷這樣說
01:33:13
說無明就是不了解一切法
01:33:17
無明就是不知道道理
01:33:21
所以呢 涅槃經說
01:33:24
無所得是什麼
01:33:27
無所得就是慧 無所得就是智慧
01:33:33
你若說有所得
01:33:35
這個就是沒智慧
01:33:37
無明就是沒智慧
01:33:38
就是痴 迷痴不懂道理
01:33:43
所以當今一些宗教徒
01:33:48
我去歸依
01:33:51
或是去洗禮
01:33:53
去灌頂
01:33:55
去印心
01:33:57
去一貫
01:33:58
去一指
01:34:00
說啊 我得到了
01:34:01
這個沒智慧
01:34:04
真正有智慧的人 不敢說得到了
01:34:08
才會我們金剛經 釋迦佛祖怎麼說
01:34:13
我在燃燈佛所於法無所得
01:34:18
在六祖壇經後面 惠能六祖就說
01:34:21
我不知佛法
01:34:24
這我們上期有引證過了
01:34:27
所以一個人我們學道的人
01:34:30
不要開口閉口 就說我得到了
01:34:32
你若說得到了 等於是你沒智慧
01:34:36
有智慧的人 不敢說他得到了
01:34:38
我們來做個研究 你得到什麼
01:34:43
比如說我來 學一個功夫出師了
01:34:52
你說得到了 有得到嗎 沒有啊
01:34:54
你功夫就還沒做啊
01:34:57
有的做功夫 做到失敗的人也很多
01:35:00
你就要成功錢賺過來 口袋放進去才得到
01:35:05
是不是這樣子
01:35:09
譬如說你今天 當一個醫生這樣說
01:35:13
醫學院畢業說你得到了
01:35:15
你有得到嗎 沒得到
01:35:17
不是醫學院畢業 你就可以當醫師
01:35:21
一定要醫師檢定
01:35:24
檢定考試合格之後開醫院
01:35:27
患者一直來 我錢賺進來才得到
01:35:31
不然有的出來而已 沒辦法開醫院讓人家僱用
01:35:36
有的沒人讓他看病
01:35:38
有的當醫生 沒辦法開醫院的也很多
01:35:42
你看看像我們社會 你曾看到說某某一個歌星
01:35:48
他是醫學院畢業的 沒辦法當醫生在當歌星
01:35:53
也有人家那個醫學院畢業 在路邊做切仔麵
01:35:57
他得到什麼醫生 連得到也沒有
01:36:00
讀那些書是浪費的
01:36:03
所以說得到
01:36:05
就譬如說你今天 去歸依也好 去洗禮也好
01:36:11
來一指 來灌頂 來印心 就照著道理去修
01:36:18
修到你成果 看是要成聲聞果
01:36:22
成羅漢果 你要成就菩薩果
01:36:25
你在成就之後 才叫做得到
01:36:29
不然你不能說得到
01:36:32
所以學道就是說 你若說得到就是沒智慧了
01:36:37
無得才是真正的智慧
01:36:41
所以呢 我們再來引
01:36:45
這個佛光大辭典 裡面另外一句話
01:36:52
來做參考
01:36:55
菩薩永斷一切生死
01:37:00
出離三界
01:37:01
住於一切智
01:37:03
乃無所得大乘之至極
01:37:08
故菩薩亦稱無所得
01:37:12
北本大涅槃經卷十七
01:37:18
有所得者名生死輪
01:37:22
一切凡夫輪迴生死
01:37:25
故有所得
01:37:26
佛菩薩永斷一切生死
01:37:30
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01:37:34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37:37
說我們修菩薩行的人
01:37:42
已經永遠來斷一切生死
01:37:46
等於就是永遠 來斷絕這個輪迴
01:37:52
來脫出這個三界
01:37:55
三界就是六道
01:37:58
天就是指神 阿修羅
01:38:04
人就是指人 畜牲
01:38:09
地就是指地獄 餓鬼 這個就叫做三界
01:38:14
住在一切智 這是什麼
01:38:17
就是無所得 大乘最高的道理
01:38:23
所以我們菩薩呢 另外一個名字叫做無所得
01:38:30
在北本大涅槃經 的十七卷裡面有一句話
01:38:36
有所得者 名生死輪
01:38:41
一個人若說我得到了
01:38:43
若有所得 這個就要受六道輪迴
01:38:50
一切凡夫
01:38:52
因為來六道輪迴生死 所以它才說叫做有所得
01:38:59
我們佛菩薩 永遠來斷六道一切的生死
01:39:06
所以它才說 菩薩名字叫做無所得
01:39:11
所以若修菩薩行的人 就說無所得
01:39:16
所以一個人的修行
01:39:18
光是聽他說話就知道說 他修先天 還是修後天
01:39:23
你若說啊 我得到了 一定你修後天的
01:39:28
修先天的人 不敢說我得到了
01:39:31
人家若說
01:39:32
啊 你今天聽他說 你去歸道門 你有得到嗎
01:39:37
說我沒得到
01:39:39
這樣你就是修菩薩行
01:39:41
他說有啊 我得到了 這樣你一定修人天福報
01:39:46
一樣修行這樣就不同了
01:39:49
我們現在再看下文下去
01:40:05
一日師謂曰
01:40:11
汝當分化一方
01:40:14
無令斷絕
01:40:17
思既得法
01:40:20
遂回吉州青原山
01:40:23
弘法紹化
01:40:30
有一天六祖 對行思和尚這樣說
01:40:35
你應該要另外 出去外面開一個道場
01:40:41
你不要讓 上乘的法門來斷絕
01:40:47
行思和尚 在六祖的地方得到法之後
01:40:54
他就回吉州的青原山 來開這個道場
01:40:59
他來弘揚大乘的法門
01:41:03
繼續來化渡眾生的 可以說不少的
01:41:09
我們現在 來看下面有小字的
01:41:13
諡弘濟禪師
01:41:17
諡就是他歸天之後 歸佛之後才叫做諡
01:41:24
話若說起來他歸天之後
01:41:28
皇帝敕封叫做弘濟禪師
01:41:36
後來得到唐僖宗的追封 就是這個弘濟禪師
01:41:44
弘濟禪師 是唐朝僖宗所封的
01:41:51
我們來看 佛光大辭典一個說明
01:41:54
行思 唐代僧
01:42:00
吉州安城人
01:42:04
俗姓劉
01:42:06
幼年出家
01:42:08
就六祖學法
01:42:11
性貞諒
01:42:13
與南嶽懷讓 並稱二大弟子
01:42:19
同嗣六祖之法
01:42:22
後住吉州青原山靜居寺
01:42:27
故號青原行思
01:42:32
門徒雲集
01:42:34
禪風大振
01:42:37
其流派相對於南嶽下
01:42:40
而稱為青原下
01:42:43
其後又此法系
01:42:48
衍出雲門 曹洞 法眼等三系
01:42:53
開元二十八年示寂
01:42:57
僖宗賜諡弘濟禪師
01:43:02
這裡面有三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43:07
辭海這樣說
01:43:08
貞 正也
01:43:10
諒 信也
01:43:13
辭海說貞就是正
01:43:15
諒就是信
01:43:17
注解第二 說二大弟子
01:43:20
六祖的二大弟子
01:43:21
我們等一下 再另外作專文說明
01:43:25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1:43:28
凡延而廣 或延而長曰衍
01:43:35
假使說一個東西愈做愈廣
01:43:41
或是愈做愈長都叫做衍
01:43:45
所以現在 看佛光大辭典的說明
01:43:50
說行思 是唐朝時代的出家人
01:43:57
是吉州安城
01:44:00
等於是當今的 江西省安福縣的人
01:44:05
他的俗姓 姓劉 小孩時代就出家了
01:44:12
他來跟六祖學這個法
01:44:16
性質很正氣又有守信
01:44:23
和這個南嶽的懷讓禪師
01:44:26
可以說是六祖的兩大弟子
01:44:32
懷讓和行思 一樣來得到六祖的衣缽
01:44:41
後來就是住在 吉州的青原山這個靜居寺
01:44:49
所以也有人 叫他青原行思
01:44:55
門徒非常的多 雲集就是無法計算 很多
01:45:03
所以禪宗的風氣 非常地振作
01:45:14
在行思 傳下去的徒弟的流派
01:45:21
和南嶽的懷讓相對
01:45:26
所以若是懷讓 就叫做南嶽下
01:45:30
而且行思叫做青原下
01:45:36
其後行思傳下去的派系
01:45:42
這個系統再來分出什麼
01:45:51
雲門宗 曹洞宗 法眼宗這三個系統
01:45:58
在開元二十八年歸天示寂
01:46:04
到唐僖宗才來追封
01:46:09
賜諡等於是追封 叫做弘濟禪師
01:46:13
所以我們現在六祖壇經 下面寫的小字說弘濟禪師
01:46:20
就是皇帝敕封的封號
01:46:26
那麼現在 說六祖的二大弟子
01:46:30
我們現在再做一個注解
01:46:33
修真錄這樣說
01:46:37
今之禪宗 有一花五葉之術語
01:46:43
乃指惠能六祖之二大弟子
01:46:47
即行思禪師 與懷讓禪師系統
01:46:51
衍出之雲門 曹洞
01:46:55
法眼 溈仰 臨濟等而言也
01:47:03
修真錄說當今這個禪宗
01:47:06
有一個術語
01:47:08
術語就是宗教 有一個術語叫做一花五葉
01:47:13
這是指什麼 指惠能六祖
01:47:16
惠能六祖 就是譬喻為一朵花
01:47:20
祂兩個徒弟這個行思禪師
01:47:23
和懷讓禪師的系統才分出
01:47:27
雲門宗 曹洞宗 法眼宗 溈仰宗 臨濟宗
01:47:33
剛好五個宗派
01:47:35
叫做五葉來所說的
01:47:39
所以於對一花五葉 在佛光大辭典這樣告訴我們
01:47:45
一花五葉 指禪宗又作一華五葉
01:47:51
一華開五葉 禪宗自六祖惠能以後
01:47:57
衍成曹洞 臨濟 法眼 溈仰 雲門五派
01:48:05
故稱一花五葉
01:48:08
佛光大辭典說 一花五葉這是指禪宗
01:48:12
但是這個花 有時候寫這個字一華五葉
01:48:17
但是也有人 說一華開五葉
01:48:21
這是禪宗 從六祖惠能開始以後
01:48:26
六祖惠能等於是一朵花
01:48:30
才分出這個曹洞 臨濟
01:48:34
這個法眼 溈仰 雲門
01:48:38
五個派門
01:48:39
所以才叫做一花五葉
01:48:43
現在我們來對於一花五葉
01:48:48
就是惠能六祖的下面 分作五大的宗派
01:48:56
我們現在 用這個圖面來做參考
01:49:01
一花來開五葉 是到後來變成五宗七派
01:49:09
照這個圖面你看就知道
01:49:12
惠能可以說稱呼為一朵花
01:49:18
祂有兩個大弟子
01:49:19
現在當今的禪宗 都從這兩個人傳出來
01:49:24
其他雖然說 見性有四十三個
01:49:28
不過其他那些徒弟 都沒再往下傳下來
01:49:34
是只有他自己得道之外 就沒再傳
01:49:39
所以在惠能的兩大弟子 就是南嶽懷讓和青原行思
01:49:47
在南嶽懷讓的下面 分作溈仰宗和臨濟宗
01:49:56
不過這個臨濟宗的下面 又分兩個派門
01:50:00
叫做黃龍派和楊岐派
01:50:05
若是青原行思的下面 分作三個宗派
01:50:10
就是曹洞宗 雲門宗 法眼宗
01:50:15
有的說臨濟宗分作兩個派
01:50:19
這樣只有…
01:50:21
溈仰 黃龍 楊岐 曹洞 法眼 雲門才六派而已
01:50:26
怎麼說是七派
01:50:28
但是你要知道這兩派 是另外分出來
01:50:32
臨濟宗變成三派
01:50:35
變成臨濟派 黃龍派 楊岐派變成三派了
01:50:41
實在是惠能傳下來 這兩大弟子是只有五宗而已
01:50:47
不過他下面 再另外出兩派出來
01:50:51
所以才叫做五宗
01:50:53
溈仰宗 臨濟宗 曹洞宗 雲門宗 法眼宗
01:50:58
這五宗變成五派 下面還有兩派
01:51:02
黃龍派 楊岐派
01:51:04
才變成五宗七派
01:51:07
若當今一貫道也可以說
01:51:10
這五宗七派 裡面一支派傳下來
01:51:13
因為我們祖師是從…
01:51:17
初祖從達摩傳來到六祖
01:51:20
道再另外分出 這個馬祖道一
01:51:27
再從那裡傳下來
01:51:29
他若要說馬祖道一傳下來
01:51:32
就是從南嶽懷讓下來
01:51:34
因為這個南嶽懷讓的徒弟 就是馬祖道一
01:51:38
這個是因為 我們簡單向你們說明
01:51:42
你若要徹底去追究
01:51:44
我們對於道統要去了解
01:51:48
下午說來到這裡 時間的關係
01:51:50
我們就暫時告一段落
01:51:53
下文等到下期再來分解
六祖法寶壇經
64/103部影片
六祖法寶壇經 01
六祖法寶壇經 02
六祖法寶壇經 03
六祖法寶壇經 04
六祖法寶壇經 05
六祖法寶壇經 06
六祖法寶壇經 07
六祖法寶壇經 08
六祖法寶壇經 09
六祖法寶壇經 10
六祖法寶壇經 11
六祖法寶壇經 12
六祖法寶壇經 13
六祖法寶壇經 14
六祖法寶壇經 15
六祖法寶壇經 16
六祖法寶壇經 17
六祖法寶壇經 18
六祖法寶壇經 19
六祖法寶壇經 20
六祖法寶壇經 21
六祖法寶壇經 22
六祖法寶壇經 23
六祖法寶壇經 24
六祖法寶壇經 25
六祖法寶壇經 26
六祖法寶壇經 27
六祖法寶壇經 28
六祖法寶壇經 29
六祖法寶壇經 30
六祖法寶壇經 31
六祖法寶壇經 32
六祖法寶壇經 33
六祖法寶壇經 34
六祖法寶壇經 35
六祖法寶壇經 36
六祖法寶壇經 37
六祖法寶壇經 38
六祖法寶壇經 39
六祖法寶壇經 40
六祖法寶壇經 41
六祖法寶壇經 42
六祖法寶壇經 43
六祖法寶壇經 44
六祖法寶壇經 45
六祖法寶壇經 46
六祖法寶壇經 47
六祖法寶壇經 48
六祖法寶壇經 49
六祖法寶壇經 50
六祖法寶壇經 51
六祖法寶壇經 52
六祖法寶壇經 53
六祖法寶壇經 54
六祖法寶壇經 55
六祖法寶壇經 56
六祖法寶壇經 57
六祖法寶壇經 58
六祖法寶壇經 59
六祖法寶壇經 60
六祖法寶壇經 61
六祖法寶壇經 62
六祖法寶壇經 63
六祖法寶壇經 64
六祖法寶壇經 65
六祖法寶壇經 66
六祖法寶壇經 67
六祖法寶壇經 68
六祖法寶壇經 69
六祖法寶壇經 70
六祖法寶壇經 71
六祖法寶壇經 72
六祖法寶壇經 73
六祖法寶壇經 74
六祖法寶壇經 75
六祖法寶壇經 76
六祖法寶壇經 77
六祖法寶壇經 78
六祖法寶壇經 79
六祖法寶壇經 80
六祖法寶壇經 81
六祖法寶壇經 82
六祖法寶壇經 83
六祖法寶壇經 84
六祖法寶壇經 85
六祖法寶壇經 86
六祖法寶壇經 87
六祖法寶壇經 88
六祖法寶壇經 89
六祖法寶壇經 90
六祖法寶壇經 91
六祖法寶壇經 92
六祖法寶壇經 93
六祖法寶壇經 94
六祖法寶壇經 95
六祖法寶壇經 96
六祖法寶壇經 97
六祖法寶壇經 98
六祖法寶壇經 99
六祖法寶壇經 100
六祖法寶壇經 101
六祖法寶壇經 102
六祖法寶壇經 103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523000469
d549f9b6-7586-4118-95a1-87622e453e18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