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頓悟入道要門論 12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頓悟入道要門論 12
5624
2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4月27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4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02:21
我們上期談到說 我們這個修行
00:02:28
有的若不是著相
00:02:30
就是著空
00:02:33
這也是難怪
00:02:37
因為一般的人聽道理
00:02:42
他若聽到一項道理 就被一項道理黏住
00:02:48
所以在六祖壇經
00:02:50
惠能六祖才說一句
00:02:53
莫聞我說空就著空
00:02:57
你今天不能我說空理
00:03:00
你就被空理給黏住
00:03:06
當時釋迦佛祖
00:03:08
最初出來傳道的時候
00:03:13
祂知道眾生迷癡
00:03:16
道理沒辦法說得太深
00:03:19
所以祂開始 就都說一些靈感顯化
00:03:23
說一些有形有相的道理
00:03:27
那個道理漸漸 進入到一個階段之後
00:03:33
祂就來開始說一些空理
00:03:37
結果很多弟子就發生疑問
00:03:42
師父以前 全說這個有相的理
00:03:48
突然間 現在都全說這個空理
00:03:52
所以他才問祂說
00:03:53
師父 到底是有相還是無相
00:03:58
到底是空還是無空
00:04:01
所以釋迦佛祖才說
00:04:04
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00:04:07
空不異色 色不異空 這個道理
00:04:12
所以後來釋迦佛祖
00:04:15
祂就用因時 因地 因人說法的方式
00:04:19
用那個三車並行去傳道
00:04:23
因為世間人啊
00:04:25
有的人執這一樣
00:04:27
有的人執那一樣
00:04:30
到孔子歸空之後
00:04:34
當今你看 佛教若說以正當的名稱
00:04:42
這個門派說有十三門派
00:04:45
但是每一個門派 才又分支流出去
00:04:49
像簡單這個 頓悟入道要門論
00:04:52
是禪宗的派門
00:04:54
不過這個禪宗 現在還有五宗七派
00:05:00
後來支流 又分了多少不知道
00:05:04
像我們現在 當今這個一貫道
00:05:07
這也是禪宗的一個支派
00:05:11
各人講各人的理
00:05:15
所以你若智慧淺的人
00:05:18
根本就無法來接受 了脫生死的道理
00:05:23
所以我們從上期呢
00:05:25
就引這個法華經的經過
00:05:30
今晚照常 再來引法華經方便品
00:05:35
一段文來做個參考
00:05:38
舍利弗當知
00:05:42
鈍根小智人
00:05:45
著相憍慢者
00:05:48
不能信是法
00:05:51
今我喜無畏
00:05:54
於諸菩薩中
00:05:57
正直捨方便
00:06:00
但說無上道
00:06:02
菩薩聞是法
00:06:05
疑網皆已除
00:06:08
這裡面兩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06:13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06:15
無畏 謂佛 菩薩說法時
00:06:21
具有無所佈畏之自信
00:06:25
而勇猛安穩
00:06:29
佛光大辭典說無畏是什麼
00:06:33
就是這個佛和菩薩 來說道理的時候
00:06:38
祂具備有這個 無所怖畏的自信
00:06:44
像說不怕得罪人 什麼祂都不怕的那個自信
00:06:49
有辦法勇敢精進
00:06:51
而且心能夠安穩如如不動
00:06:57
注解第二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07:01
無上道
00:07:02
指最上無比大道之佛道
00:07:07
蓋如來所得之道
00:07:09
無有出其上者也
00:07:12
故稱無上道
00:07:15
具體稱為菩提
00:07:18
佛光大辭典 說無上道是什麼
00:07:21
就是指最高
00:07:24
沒有一個有辦法 去比較的佛道
00:07:28
我們要知道 佛祖祂所得的道
00:07:32
是沒有一個 有辦法比祂還要高
00:07:37
所以才稱呼叫做無上道
00:07:40
若一般 若依照這個梵語
00:07:45
稱呼叫做什麼
00:07:46
叫做菩提
00:07:48
我們現在看 法華經的方便品
00:07:53
釋迦佛祖對舍利弗這樣說
00:07:59
祂說舍利弗你要知道
00:08:03
若是鈍根有知識的人
00:08:09
所以我們 分一個利根和鈍根
00:08:13
利根就是有智慧的人
00:08:16
鈍根就是沒有智慧的人
00:08:19
現在說小智就是知識
00:08:23
大智就是智慧
00:08:26
所以根基淺鈍根的人
00:08:29
他只有知識沒有智慧
00:08:33
所以他只有著相 憍慢
00:08:36
沒辦法信這個 了脫生死的道理
00:08:42
我今天高興 用這個無畏的精神
00:08:47
在這個所有的菩薩中
00:08:51
可以正直捨這個方便
00:08:55
現在這個方便你就要注意
00:08:59
我們在經書寫的方便
00:09:01
要分做三種
00:09:04
頭一種就是 我們說予人方便
00:09:08
這是什麼
00:09:09
這就是說不要找人家麻煩
00:09:11
讓人方便
00:09:13
這個方便就是 不找人家麻煩的方便
00:09:17
另外一個方便 就是說找方便
00:09:21
現在這個方便 是什麼方便
00:09:23
是找機會的意思
00:09:25
這個方便就是解釋機會
00:09:28
現在這個方便 就是方便法門
00:09:32
這以前也有說明過了
00:09:35
就是像說那個小乘法
00:09:38
方便暫時設
00:09:41
方便先說給你聽
00:09:45
等候引迷之後
00:09:47
要幫你入悟
00:09:48
這個方便 就像是說暫時之法
00:09:51
就要捨掉
00:09:54
所以現在說 正直捨方便就是說
00:09:57
這個後天的道理
00:10:01
正直就要把它捨掉
00:10:04
不能再留著
00:10:07
只有來說什麼
00:10:09
來說了脫生死的無上道
00:10:13
菩薩聽到這個道之後
00:10:17
祂的心裡所疑網
00:10:20
心裡所有的疑問 祂就都解除
00:10:25
有人說嗯 菩薩就已經了脫生死了
00:10:30
怎麼又菩薩聞是法
00:10:32
所以你就要注意
00:10:34
這個菩薩 和這個菩薩是不同的
00:10:40
就像金剛經說的
00:10:42
菩薩者有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00:10:47
即非菩薩
00:10:48
若這樣聽起來怪怪的
00:10:51
菩薩本來就離四相
00:10:54
為什麼說菩薩若有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00:11:00
就不是菩薩
00:11:02
你就要知道 前面說的那個菩薩
00:11:04
和後面這個菩薩不同
00:11:07
前面所說的菩薩 是修菩薩行的人
00:11:11
像你們在座 若男人就叫男菩薩
00:11:14
女人叫做女菩薩
00:11:16
老年人叫做老菩薩
00:11:18
年輕就年輕菩薩 是修菩薩行的人
00:11:23
他說你修菩薩行的人
00:11:25
若有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00:11:28
你就沒資格成菩薩道
00:11:32
所以現在說這個菩薩 來正直捨方便
00:11:36
來說這個無上道
00:11:38
這個修菩薩行的人 聽到這個道理
00:11:42
他這個疑網就開了
00:11:44
所以這個菩薩和這個菩薩
00:11:46
那個含意就不同 你要注意
00:11:50
若沒注意來說
00:11:51
有時候這個經 你就看得迷迷糊糊
00:11:56
但是你就要知道說 這個鈍根小智人
00:12:01
因為我常常說 這個知識和智慧不同
00:12:06
知識是頭腦很好
00:12:08
很有學問
00:12:10
社會的事情都知道
00:12:13
這叫做知識
00:12:15
你無論做到博士 他也是只有知識而已
00:12:18
無論做到一個科學家
00:12:20
他有辦法發明東西
00:12:22
他也是知識而已
00:12:25
智慧是有辦法判別是非
00:12:29
像惠能六祖
00:12:30
祂雖然不識字
00:12:32
祂有大智慧
00:12:34
所以祂才有辦法 成為一個祖師
00:12:38
像道德會王善人
00:12:40
他是一個長工 都不認識字的人
00:12:43
但是他的道理
00:12:45
可以說全都是絕對的
00:12:48
這就是智慧
00:12:50
所以你知識無論再高
00:12:53
他都無法體會 這個了脫生死的道理
00:12:56
說到了脫生死的道理 他也不要相信
00:13:00
我簡單來引一個小故事
00:13:04
但是這以前曾說過
00:13:08
說不定你們在座的人 聽很多次了
00:13:11
為什麼說聽很多次
00:13:13
因為老師的道場太多了
00:13:16
像金剛經 六祖壇經 法華經
00:13:19
每一部經 多多少少我都曾引過
00:13:24
所以你一個人 若只有聽一處
00:13:27
就覺得新鮮
00:13:30
這個就不曾聽過
00:13:32
但是你若是 聽很多處道場的人
00:13:36
這間也聽到
00:13:37
那間也聽到
00:13:38
你就覺得說聽很多次了
00:13:42
在以前有一個博士
00:13:49
這個博士人家稱做雙博士
00:13:55
他是一個醫學博士
00:13:57
又再兼這個哲學博士
00:14:02
為了他的學問很高
00:14:06
從外國請他回來講學
00:14:12
有一天這個博士上台
00:14:16
來談這個哲學和醫學
00:14:21
那個話一直說 說到最後說一句話
00:14:27
他說當今的人都迷信
00:14:30
都說那個看不見的東西
00:14:33
什麼神啦 鬼啦
00:14:36
根本這都不可能存在
00:14:42
有的人說人有靈魂
00:14:46
死後這個靈魂 就要去六道轉輪
00:14:51
我一個哲學家
00:14:54
也是一個醫學博士
00:14:58
我這把手術刀拿起來
00:15:01
手術數以萬計的人
00:15:05
這把刀在胸口刺下去
00:15:08
剖到肚臍下
00:15:10
肚子翻開
00:15:13
五臟六腑部位我都知道
00:15:17
這個腸子多長我都知道
00:15:21
而且這肉將它割開 連神經多少條我都知道
00:15:27
但是全身檢查透徹
00:15:30
都沒有看見靈魂的存在
00:15:34
所以我們萬事要實據
00:15:36
要有真正的證據
00:15:40
有看見才有
00:15:41
沒看到的東西是騙人的
00:15:45
什麼神啦 鬼啦 靈魂啦
00:15:47
根本這都是欺騙人 宗教家的迷信
00:15:54
這樣說了之後
00:15:56
那麼剛好台下一個阿婆
00:15:59
走 走過來說
00:16:01
博士啊 我想要來 請教你一件事情這樣說
00:16:05
那個博士看到那個阿婆
00:16:07
還蠻可愛的
00:16:09
她說要請教他
00:16:10
好啦 不然你上來台上
00:16:13
那個阿婆就走上台去
00:16:16
這個阿婆就很有禮貌 向他行個大禮
00:16:23
她說博士啊 你道理很會講
00:16:27
他說阿婆啊 我說的道理你聽得懂嗎
00:16:30
有喔 聽不懂我還要聽嗎
00:16:34
他說阿婆 你是身體哪裡不好嗎
00:16:39
你若身體哪裡不好 我這張名片給你
00:16:44
等候我演講完
00:16:46
你若有時間 打個電話和我預約
00:16:51
我特別幫你門診
00:16:53
幫你看免錢的這樣說
00:16:56
那個阿婆說我都沒病
00:16:59
不用看啦
00:17:01
沒有病不然你要問我什麼
00:17:04
她說博士我請教你
00:17:07
你說世間萬物
00:17:10
就是眼睛有看到 才可以相信
00:17:13
眼睛若沒看到就不能相信
00:17:16
是不是這樣
00:17:17
他說是呀
00:17:19
你說這個五臟六腑
00:17:23
每一個經絡你都看得出來
00:17:27
連神經幾條你都知道 是不是這樣
00:17:30
他說是
00:17:32
你說靈魂在肉體裡面 你都沒看到是不是
00:17:37
他說是
00:17:40
她說博士啊 你娶老婆了沒有
00:17:44
阿婆你怎麼問我這樣
00:17:47
我年紀五 六十了 怎麼說沒有娶老婆
00:17:50
她說你老婆有來嗎
00:17:52
有啊 坐在前面那個就是了
00:17:55
她說拜託好不好
00:17:57
你叫你老婆 上來台上一下好不好
00:17:59
這樣啦
00:18:01
這個台下的人 聽到說要看這個博士娘
00:18:06
大家都鼓掌
00:18:08
一鼓掌那個博士 就跟他老婆說
00:18:11
起來 起來
00:18:12
起來台上讓阿婆看一下
00:18:15
博士娘就上去台上
00:18:20
當時她這個阿婆 就問這個博士娘
00:18:26
她說博士娘啊 我請教你一下好不好
00:18:29
她說好啊
00:18:32
你有愛你丈夫嗎
00:18:35
阿婆你怎麼問我這樣
00:18:37
我不愛還要嫁他嗎
00:18:39
喔 那你的愛 是真愛還是假愛
00:18:43
當然是真的囉
00:18:46
她就轉頭說博士啊
00:18:48
你有愛你老婆嗎
00:18:50
博士很煩
00:18:52
現在有事沒事問你這些
00:18:54
現在不回答她又不行
00:18:57
他說有啦 有啦 有啦
00:18:58
你問這個是要做什麼
00:19:00
你愛你老婆 是真的還是假的
00:19:04
當然是真的囉
00:19:06
她說這樣好 這樣好 這樣好
00:19:08
既然你老婆對你的愛
00:19:10
你對你老婆的愛都是真的
00:19:15
不然博士啊 你手術刀拿來好嗎
00:19:18
往你老婆的胸口 刺下去剖到肚臍下
00:19:22
你肚皮把它翻開
00:19:25
那個愛看長得什麼樣
00:19:27
你翻給我看好不好
00:19:28
啊 我老人家 活到八十多歲了
00:19:32
還不曾看過這個愛 長得什麼樣子
00:19:35
既然愛看得出來
00:19:37
不然你看愛 長在身體的哪裡
00:19:41
你翻給我看這樣說
00:19:42
啊 現在要命
00:19:44
那個博士被她問得 一張嘴開開的不會回答
00:19:48
她說博士啊 你說有看到才是有
00:19:52
靈魂沒看到就是沒有
00:19:54
你說靈魂 長在我們的身體裡面
00:19:57
在哪裡你看不到 就是騙人的
00:20:00
若這樣來說呢
00:20:02
你那個愛若看不出來
00:20:04
這樣你的愛也是假的 也是騙人的
00:20:08
那個博士 讓她說得臉紅紅的
00:20:10
溜啊 不溜不行
00:20:12
就這樣下台就這樣溜了
00:20:14
一些人看得不對勁
00:20:16
博士說得正熱
00:20:18
這個阿婆卻來鬧場
00:20:21
要上到台去拉她
00:20:23
一到台上阿婆就不見了
00:20:25
跑到哪裡去不知道
00:20:28
你想想看阿婆從哪來
00:20:30
現在這是我想的
00:20:32
可能那阿婆 是佛 菩薩化身來的
00:20:37
你這博士這麼惡劣
00:20:39
有看到才有
00:20:40
沒看到就沒有
00:20:42
說靈魂沒看到
00:20:45
你連愛都沒看到了 你要說什麼
00:20:49
所以世間人不能鐵齒
00:20:52
你說沒有神
00:20:53
神在頭頂上
00:20:55
你說沒有鬼
00:20:57
跟在屁股後面
00:20:59
所以世間人不能說 沒神 沒鬼的理論
00:21:04
你翻辭海就有
00:21:05
這裡也有辭海
00:21:07
辭海你翻個無鬼論
00:21:11
在晉朝的時候
00:21:15
有一個大夫叫做阮瞻
00:21:22
阮有的讀做「阮」
00:21:26
耳朵旁加一個元字
00:21:30
你現在辭海翻一個無鬼論 裡面就有寫
00:21:34
這是晉史阮瞻傳 裡面所說的
00:21:39
辭海是簡單講
00:21:41
你若要詳細就去翻晉史
00:21:44
這是二十四史之一
00:21:47
這個阮瞻 他來創作一個無鬼論
00:21:52
說這個鬼是騙人的這樣
00:21:55
是迷信
00:21:57
他在說的學說
00:21:59
大家都很相信
00:22:00
因為他做官做得很大
00:22:03
以前若說做大夫 像現在的內閣大臣
00:22:08
有一天 他在講學在講無鬼論
00:22:14
遇到一個人來到這裡說
00:22:16
大夫啊 你說的我不服
00:22:20
他說你怎麼不服
00:22:21
你說無鬼 我說有鬼
00:22:24
他說胡說 鬼是長得什麼樣
00:22:29
他說不然我們兩個來論
00:22:31
若講輸的人要下台
00:22:35
阮瞻大夫說好啊
00:22:37
兩個人就論
00:22:39
論到最後呢
00:22:40
這阮瞻卻論輸
00:22:42
論輸後羞愧變生氣
00:22:46
喊殺 捉去殺就對
00:22:49
這個人說你很霸道喔
00:22:52
你若論贏我走啊
00:22:55
我論贏你就要下台
00:22:57
為什麼要殺我
00:22:59
他說你妖言惑眾
00:23:01
你說鬼 鬼長得什麼樣子
00:23:05
這個人呢
00:23:06
他說鬼哦 我就是鬼
00:23:10
他說你胡說 你是鬼
00:23:11
他說是呀
00:23:13
這個手在臉上這裡擦下去
00:23:16
整個臉變成一個凶臉
00:23:19
舌頭伸到肚臍
00:23:21
那個阮瞻看到砰一聲 整個人倒下去
00:23:25
人家就抬他回去
00:23:27
沒幾天就死了
00:23:29
那可能是鬼王
00:23:32
現出一個人和他說
00:23:36
讓你說無鬼 天下的人就亂糟糟了
00:23:40
所以呢 我說的都是有證據的話
00:23:43
你現在辭海就在這裡
00:23:45
你來翻個無鬼論 馬上翻就有了
00:23:48
所以我們世間人不能鐵齒
00:23:53
所以一個鈍根小智的人 都著相 憍慢
00:24:01
他都要有看到才有
00:24:04
沒看到就沒有
00:24:05
都說那個有形有相的 還又驕傲
00:24:10
像剛才那個博士這樣驕傲 高高在上
00:24:15
由以上的引證
00:24:18
我們釋迦佛祖在菩提樹下
00:24:22
觀明星而悟道之後
00:24:26
已經知道這個先天的大道
00:24:29
不過祂知道這個真理
00:24:31
是沒辦法直接下去說的
00:24:34
所以才開始 都說這個有形有色
00:24:41
這個下乘之理引迷入悟
00:24:45
後來知道時機到了
00:24:47
才說這個先天大道
00:24:50
釋迦拈花示眾 是其中之一而已
00:24:55
不過後來 釋迦佛祖拈花示眾
00:25:02
迦葉尊祖他來破顏微笑
00:25:06
得到這個禪宗的衣缽
00:25:10
但是後來呢
00:25:13
這個禪宗五分八裂
00:25:16
各偏一方
00:25:18
現在禪宗 可以說亂糟糟就對了
00:25:24
假使若說一個人若沒定力 沒智慧的人
00:25:28
他若看到某一個人的言說
00:25:32
他當成至寶
00:25:34
別人的道理他也不會接納
00:25:38
所以你就不知道說
00:25:40
我們人的瞋恚 憍慢 癡疑 後來會怎樣
00:25:49
一個人你若有那個瞋恚心
00:25:51
有那個憍慢心
00:25:53
最後都要打入阿修羅道
00:25:55
你說要了脫生死 那是很難的
00:25:59
所以你就要知道說 六道之中
00:26:03
這個阿修羅道 還站在我們人的下面
00:26:08
所以假使若說 一個人一知半解
00:26:11
懂一點道理
00:26:13
人家說吃不到三片菜葉 就要上西天
00:26:16
不明白佛的心意 來生出疑心
00:26:21
唯我獨尊
00:26:24
墮入阿修羅道
00:26:25
自己又不自覺
00:26:29
怎麼樣叫做阿修羅道
00:26:31
這個在十法界裡面 我們就說很清楚
00:26:34
但是今晚簡單再做個複習
00:26:38
說幾句做個參考
00:26:43
在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26:46
阿修羅道
00:26:48
六道之一
00:26:50
修羅道也
00:26:53
是多由 瞋 慢 疑三因而生
00:27:00
見法苑珠林
00:27:03
佛學大辭典說阿修羅道
00:27:07
是六道其中的一個
00:27:10
就是這個修羅道
00:27:12
這個阿修羅道 大多數都是什麼
00:27:15
都是瞋恚 憍慢 疑痴 這個三個原因所生的
00:27:23
這是在法苑珠林裡面說的
00:27:28
佛學大辭典又這樣說
00:27:30
修羅性憍慢
00:27:33
執著之念強
00:27:36
雖被種種教化
00:27:38
其心不動
00:27:40
雖好聽善語
00:27:45
亦不能證悟
00:27:49
佛學大辭典說
00:27:52
修羅他的性憍慢
00:27:57
又有那個執著的念頭很強
00:28:01
雖然有種種的教化
00:28:06
但是他的心都不會動
00:28:09
不要聽你的話就對了
00:28:12
雖然真的愛聽好的話
00:28:16
但是他沒辦法來證悟
00:28:21
辭海裡面這樣說
00:28:24
按愣嚴經說
00:28:27
阿修羅有天趣攝
00:28:31
人趣攝
00:28:33
鬼趣攝
00:28:35
畜生趣攝之四種
00:28:38
而常與忉利天主戰鬥者
00:28:42
即天趣攝之修羅也
00:28:46
現在辭海說 照著愣嚴經裡面說
00:28:51
阿修羅有分成四種
00:28:55
一個叫做天趣攝
00:28:57
就是天趣阿修羅
00:28:59
我們一般說天魔
00:29:02
就是可以在 欲界第六天的魔王
00:29:09
再來就是人趣攝阿修羅
00:29:13
這個人趣攝阿修羅呢
00:29:15
就是他的格和人差不多
00:29:19
再來就是鬼趣攝阿修羅
00:29:22
若這種的就是和鬼一樣
00:29:25
最下賤的就是 畜生趣攝的阿修羅
00:29:30
他性質和畜生一樣
00:29:34
有這四種
00:29:36
但是不時和 忉利天的天主來戰鬥
00:29:43
這就是天趣攝的阿修羅
00:29:46
所以你若說魔王的法力
00:29:51
可以說比諸天的神
00:29:53
可以說還要強這樣
00:29:56
那麼我們另外 再來看佛學大辭典
00:30:00
對阿修羅的看法
00:30:04
阿修羅嫉佛之說法
00:30:11
佛為諸天說四念處
00:30:15
阿修羅則說五念處
00:30:19
佛說三十七品
00:30:23
阿修羅則說三十八品
00:30:26
常為曲心所覆
00:30:29
見止觀二之二
00:30:35
佛學大辭典說阿修羅
00:30:39
他來嫉妒佛祖的說法
00:30:44
因為佛為這個諸天 來說這個四念處
00:30:50
阿修羅他就說五念處
00:30:54
佛來說三十七品
00:30:56
有時候說三十七道品
00:31:00
阿修羅他就說三十八品
00:31:03
說這個三十八道品
00:31:06
他時常那個心都橫著放
00:31:11
不正心
00:31:15
所以這篇文
00:31:17
是出在止觀的第二卷 的第二篇裡面說的
00:31:25
所以也有很多人說
00:31:28
人家第四台也有很多人
00:31:32
這些講師也很會說
00:31:35
有的道理也說得很好
00:31:37
真的 說得很好沒有錯
00:31:40
不過講到最後 都讓錢抵帳
00:31:44
那就變什麼
00:31:44
變三十八道品了
00:31:47
這個在十法界 裡面就說過了
00:31:51
十法界裡面
00:31:53
對於三十七品和 三十八品的分別
00:31:56
就說得很清楚了
00:32:00
所以佛說四念處
00:32:02
他就說五念處
00:32:04
所以他說的道理
00:32:06
可以說比什麼
00:32:08
比佛祖說的道理還誇張
00:32:15
我在論語裡面 有引一個盜跖的故事
00:32:22
孔子是聖人
00:32:26
但是祂講話還輸什麼
00:32:29
輸這個盜跖
00:32:33
因為這個盜跖他哥哥 叫做柳下惠
00:32:38
他哥哥也是聖人
00:32:40
他弟弟也是聖人
00:32:43
他哥哥是正人君子的聖人
00:32:47
他弟弟是小偷聖人
00:32:51
所以有一天呢
00:32:54
孔子跟柳下惠說
00:32:57
你弟弟隨便亂來
00:33:02
你為什麼 做哥哥的人不勸解他
00:33:05
他說我沒辦法
00:33:06
因為我話講輸他
00:33:09
祂說豈有此理你講輸他
00:33:12
不然我去和他講
00:33:13
他說最好你不要去
00:33:15
你若去一定漏氣這樣說
00:33:17
孔子不聽柳下惠的話
00:33:20
就真的就去了
00:33:23
去到那裡 光是讓盜跖這樣把祂問話
00:33:26
問到孔子這樣臉色發青 沒辦法回答他
00:33:31
就這樣溜了
00:33:34
回來後上氣不接下氣
00:33:36
柳下惠說怎麼樣
00:33:37
我若慢一步 就讓你弟弟打死了
00:33:40
我叫你不要去你就硬要去
00:33:45
他弟弟等於阿修羅
00:33:48
祂說那個三十八道品 就輸他了
00:33:51
你的道理他每樣都會說
00:33:54
他每樣都會說
00:33:56
但是他都說逆理的話
00:33:59
說逆理來說你說輸他
00:34:02
所以現在有的說逆理
00:34:04
你正理說輸他 我不騙你
00:34:08
他現在跟你說 愛錢是正當的
00:34:12
若一般的人都鼓掌 這樣對 這樣對
00:34:16
不信若一個說正理 一個說歪理
00:34:19
若說誰對
00:34:21
相信若要舉手
00:34:22
說歪理的贏 我沒騙你
00:34:26
所以這個阿修羅 就是厲害在這裡
00:34:30
因為呢 佛才說三十七品
00:34:32
他說三十八品
00:34:34
佛說四念處
00:34:36
他說五念處
00:34:37
佛祖說的話他每樣都會說
00:34:41
他多一念處 多一品出來
00:34:45
你怎麼會說贏他 對不對
00:34:49
所以華嚴疏鈔裡面這樣說
00:34:52
天魔 欲界第六天主
00:34:55
作種種之障礙
00:34:57
害人之修道者
00:35:01
華嚴疏鈔裡面說天魔
00:35:03
天魔就是天趣攝的阿修羅
00:35:07
是在欲界第六天的天主
00:35:11
他能做很多種的障礙
00:35:15
會來阻礙我們人修道
00:35:19
所以一般修行人 最怕這個天趣阿修羅
00:35:23
你有的你說到最後 都說輸他
00:35:27
你若要和他論也論輸他
00:35:30
所以會跟這個 阿修羅走的人也很多
00:35:35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5:38
魔王
00:35:39
天魔中之王也
00:35:41
即欲界第六天 之他化自在天主
00:35:46
彼常率眷屬
00:35:48
向人界為佛道之障礙
00:35:54
佛學大辭典說魔王
00:35:57
就是這個天趣阿修羅
00:35:59
是在這個天魔的裡面的王
00:36:03
就是在這個欲界的第六天 的他化自在天的主人
00:36:09
他時常帶著他的眷屬
00:36:13
向這個人界 為這個佛道的障礙
00:36:18
在大乘法苑義林章 裡面這樣說
00:36:23
四魔
00:36:25
四 他化自在天子魔
00:36:29
即欲界第六天之魔王
00:36:32
能害人善事
00:36:34
故名魔
00:36:36
此中天子魔為本法
00:36:39
他三魔皆類從而稱魔也
00:36:45
在大乘法苑義林章 裡面說四魔
00:36:50
因為現在重要是要來說 這個阿修羅王
00:36:55
所以呢 這三項的魔將他簡略起來
00:36:59
第四就是他化自在天子魔
00:37:03
就是欲界第六天的魔王
00:37:06
他會害我們人做善事
00:37:09
會阻礙我們人的善
00:37:12
所以這個名字叫做魔
00:37:14
在這個之中
00:37:17
天子魔就是他的本法
00:37:19
本法等於就是他的… 可以說統治所有的魔
00:37:25
其他這個三魔都跟他走
00:37:27
稱做魔
00:37:30
所以呢 我們一個人 學道很要緊
00:37:37
不能有瞋恚心
00:37:39
不能有憍慢心
00:37:41
不能有這個愚癡的心
00:37:44
假使一個人學道
00:37:46
不管你是著相
00:37:48
不管你是著空
00:37:50
你若固執修道
00:37:52
而且毀謗正法
00:37:54
若這樣終究 大家都到阿修羅道去
00:37:59
今晚說到這裡時間的問題
00:38:02
我們就是暫且做一段落
00:38:05
下文等候下期再分解
00:38:07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38:14
我們現在來翻十九頁
00:38:20
最後一行
00:38:25
第十三字
00:38:32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38:39
問佛說六波羅蜜
00:38:45
今云何說一
00:38:49
即能具足
00:38:51
願說一具六法之因
00:38:57
現在有一個人又來問祖師
00:39:00
說釋迦佛說這個六波羅蜜
00:39:05
六波羅蜜就是六度
00:39:08
今天為什麼你指這個一
00:39:13
一就是現在指的這個布施
00:39:16
只有說這個布施
00:39:18
就有辦法完全 具備這個六波羅蜜
00:39:23
希望來說這個布施
00:39:26
有辦法來具備 六波羅蜜這個原因
00:39:31
再看本文
00:39:33
答思益經云
00:39:39
網明尊
00:39:41
謂梵天言
00:39:44
若菩薩捨一切煩惱
00:39:48
名檀波羅蜜
00:39:50
即是布施
00:39:53
現在祖師說 思益經裡面這樣說
00:40:00
網明尊就是 指這個網明菩薩
00:40:06
這個網明菩薩 對這個梵天這樣說
00:40:10
說假使你若是願地菩薩
00:40:13
現在說這個菩薩就是指
00:40:15
我們一般在修行
00:40:17
修菩薩行這個願地菩薩
00:40:21
你若捨去一切煩惱
00:40:24
這個名字叫做檀波羅蜜
00:40:26
這個檀波羅蜜是什麼
00:40:28
就是布施
00:40:31
現在對這個思益經 我們來做個注解
00:40:35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40:38
思益梵天所問經
00:40:43
略云思益經
00:40:45
四卷
00:40:47
秦鳩摩羅什譯
00:40:50
思益者
00:40:52
梵天之名
00:40:54
說大乘之實義
00:40:56
而破小乘之偏小
00:41:01
佛學大辭典說
00:41:04
思益梵天所問經
00:41:09
簡單說叫做思益經
00:41:12
因為我們經的名字都很長
00:41:16
所以若一般 都全簡略下去說
00:41:20
所以你若要全名 就要說思益梵天所問經
00:41:25
現在簡單說叫做思益經
00:41:29
有四卷
00:41:31
是在這個秦朝 鳩摩羅什翻譯的
00:41:40
這個思益是什麼
00:41:42
思益是梵天的名字
00:41:46
就是說這個 大乘真實的道理
00:41:51
是要來破小乘 這個偏小的理
00:41:56
這裡面兩個注解
00:41:59
我們來做個說明
00:42:01
注解第一
00:42:03
辭海這樣說
00:42:06
秦 國名
00:42:09
一戰國時
00:42:11
惠文君稱王
00:42:14
傳至秦始皇而統一中國 史稱嬴秦
00:42:24
二苻健建國
00:42:29
國號秦
00:42:31
史稱前秦
00:42:33
三姚萇建國
00:42:37
國號秦
00:42:39
史稱後秦
00:42:41
四乞伏乾歸建國
00:42:45
國號秦
00:42:47
史稱西秦
00:42:49
按第二 第三 第四這個秦
00:42:53
都是東晉的時候
00:42:56
這個五胡十六國 其中的一個國家
00:43:02
現在來看注解第二
00:43:05
辭海這樣說
00:43:07
鳩摩羅什
00:43:08
晉高僧
00:43:11
天竺人
00:43:12
年七歲出家
00:43:16
妙解大乘
00:43:18
後秦時
00:43:20
始入關中
00:43:24
姚興待以國師之禮
00:43:28
譯金剛經 法華經 維摩經等三百卷
00:43:34
辭海說鳩摩羅什
00:43:37
是晉朝時候的高僧
00:43:41
是天竺國的人
00:43:44
他七歲的時候就出家
00:43:48
他對這個 大乘的經非常了解
00:43:54
到後秦的時候
00:43:56
開始進入到關中
00:44:00
關中就是陝西
00:44:03
姚興 姚興就是建國 這個後秦的頭一代的國王
00:44:10
這個姚萇的兒子
00:44:13
對待他以國師的禮
00:44:16
所以這個鳩摩羅什
00:44:18
有翻譯金剛經 法華經 維摩經等
00:44:23
將近三百卷
00:44:26
現在我們這個思益經
00:44:31
等於就是這個 鳩摩羅什在這個第三
00:44:36
這個後秦的時候
00:44:39
進來我們中國
00:44:40
所以這個秦
00:44:42
並不是一般的人若聽到秦
00:44:44
就當成秦始皇的秦
00:44:46
不是
00:44:49
因為這個秦始皇的秦
00:44:51
是在戰國時代
00:44:54
他這個後秦
00:44:59
這是在我們晉朝時候的 五胡十六國之一
00:45:06
所以你若聽到這個秦
00:45:08
你就要注意這一點
00:45:10
若沒注意這點若解釋錯誤
00:45:12
就很費事了
00:45:15
那麼現在對本文
00:45:19
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一個說明
00:45:26
有住布施
00:45:29
皆生煩惱之因
00:45:34
是有漏善法
00:45:38
如布施回向
00:45:41
不得如願
00:45:43
則生煩惱
00:45:46
又行布施不得福報
00:45:49
亦生煩惱
00:45:52
若真行菩薩道
00:45:55
布施不回向
00:45:58
不想福報
00:46:00
捨棄煩惱之因
00:46:03
不生煩惱之果
00:46:06
故諭曰
00:46:08
若菩薩捨一切煩惱
00:46:12
名檀波羅蜜
00:46:14
即是布施也
00:46:16
這裡面三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46:20
注解第一
00:46:22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46:25
有漏
00:46:27
漏者煩惱之異名
00:46:30
含有煩惱之事物
00:46:33
謂之有漏
00:46:36
現在注解第一
00:46:38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46:40
說什麼叫做有漏
00:46:43
這個漏就是 煩惱另外一個名字
00:46:50
這個煩惱就是叫做漏
00:46:53
漏等於就是煩惱
00:46:56
假使包含有煩惱的事情
00:46:59
都叫做有漏
00:47:02
注解第二
00:47:04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47:07
有漏善法
00:47:09
有漏之業因有善惡
00:47:12
有漏之善法
00:47:14
招有漏之樂果
00:47:16
即人天之果報
00:47:21
佛學大辭典 說什麼叫做有漏善法
00:47:25
這個有漏
00:47:26
有這個煩惱的業因
00:47:29
但是有這個善法和惡法
00:47:33
這個略就是對 這個惡法簡略起來
00:47:37
現在目的是要說有漏善法
00:47:41
他說這個有漏善法
00:47:44
他就會招致有漏的樂果
00:47:48
有漏樂果是什麼
00:47:50
就是這個人天的果報
00:47:54
看要出世做人
00:47:56
或是出世去做神
00:47:59
我們佛教沒有說神 叫做天
00:48:04
現在說諸天就是所有的神
00:48:08
有人說做神還會煩惱嗎
00:48:10
會呀
00:48:12
你若看小乘法的經
00:48:17
常常說神明煩惱 你們這些眾生不修
00:48:22
有時候神明若附乩童 這樣要哭要叫唱哭調
00:48:27
那都是煩惱
00:48:30
你若了脫生死 就沒這個煩惱了
00:48:33
了脫生死管你要不要修
00:48:35
像說老師站在這裡說道理
00:48:39
說是我的義務
00:48:40
要修不修是你家的事情
00:48:43
對不對
00:48:44
你若假使 後天來說就有煩惱了
00:48:49
怎樣煩惱
00:48:50
某人怎麼這麼久了沒來聽
00:48:53
某人現在不知道怎麼樣
00:48:55
煩惱這一樣 煩惱那一樣
00:48:57
今晚怎麼這麼少人
00:48:59
全是煩惱
00:49:03
所以老師 才常講一句話說
00:49:04
來者當修去者不留這句話
00:49:07
你若有肯定老師的道 你來聽
00:49:11
大家都是在一起 大家來修養
00:49:14
你若討厭老師說我不要
00:49:16
不要 走了就算了
00:49:18
我又不是賺你的錢
00:49:20
管你要不要聽
00:49:22
這就沒煩惱
00:49:24
你若為了錢就會煩惱了
00:49:26
糟了 現在少這麼多個
00:49:29
補習費又少很多了
00:49:31
啊 這麼少人
00:49:32
緣金收得比較少了
00:49:34
煩惱就跑出來了
00:49:36
對不對
00:49:37
所以若修先天 就沒有這個煩惱了
00:49:40
沒煩惱才會了脫生死
00:49:43
若有煩惱 絕對不可能了脫生死
00:49:46
這樣跟你說比較快
00:49:49
注解第三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49:52
回向
00:49:54
回者 回轉也
00:49:56
向者 趣向也
00:49:58
回轉自己所修之功德
00:50:01
而趣向於期
00:50:03
謂之回向
00:50:07
佛學大辭典說 什麼叫做回向
00:50:10
回就是回轉
00:50:12
好比說在前面又回過來
00:50:14
回轉
00:50:16
向就是趣向
00:50:17
有一個目標
00:50:19
就是要來回轉 自己所修的功德
00:50:23
應該要說福德
00:50:25
每次回向就變福德
00:50:28
來趣向這個希望
00:50:31
期 期就是希望
00:50:34
我們有時候說期望
00:50:36
但是就是叫做希望
00:50:38
這個叫做回向
00:50:41
所以若後天的人才有回向
00:50:44
先天就沒回向
00:50:46
若沒回向就是無漏的因
00:50:50
才會了脫生死
00:50:51
後天有回向
00:50:54
所以就…
00:50:55
變成一種後天的回報
00:51:05
有人說老師 你也曾鼓勵人家回向
00:51:08
說回向給長輩怎樣
00:51:10
對呀
00:51:13
你若要給長輩
00:51:14
要給親戚
00:51:16
或是要給兄弟姊妹
00:51:18
這個一定要回向
00:51:20
不回向他得不到啊
00:51:23
你有回向他才能得到
00:51:25
但是他所得的是福德
00:51:27
不是功德
00:51:29
不信的話你回向再多
00:51:31
你全財產 都回向給他來說
00:51:34
也是得到福德而已
00:51:36
看要度去西方啦
00:51:38
或是要引他去轉世
00:51:41
或是說讓他較快活 是這樣而已
00:51:44
這就是福報
00:51:45
才叫人天福報
00:51:47
像回向自己也一樣
00:51:50
回向自己來說
00:51:51
你就一定會得到福報
00:51:54
但是就沒辦法了脫生死
00:51:57
所以回向就得到福報
00:52:00
沒回向 才有辦法得到功德
00:52:03
所以呢 我們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52:09
說若有住的布施
00:52:12
有住就是有回向
00:52:14
你若有回向的布施
00:52:17
都會生出這個煩惱的因
00:52:21
這就是有漏的善法
00:52:24
就像布施回向
00:52:27
若沒照你的希望
00:52:29
你就生出煩惱了
00:52:32
又有時候做布施
00:52:34
無法得到福報
00:52:36
他也會生出煩惱啊
00:52:39
假使若真的 要行菩薩道的人
00:52:43
布施絕對沒有回向
00:52:46
但是你要注意
00:52:48
有時候我曾去 遇到人家怎麼跟我說
00:52:53
老師啊 有時候一兩次怨嘆也不錯
00:52:57
我想說怎樣怨嘆不錯
00:52:59
我善事做很多
00:53:03
但是近來運途很差
00:53:07
糾糾纏纏的全都有事
00:53:10
我就很怨嘆
00:53:12
我就對天說
00:53:14
唉 老天爺 你怎麼都沒有保佑
00:53:18
我一輩子 從年輕做善事做到老
00:53:21
都沒有保佑我
00:53:23
這樣怨嘆還不錯咧
00:53:25
一怨嘆之後 現在比較有賺錢
00:53:27
家裡也比較平安了
00:53:29
我說你破功了
00:53:31
他說你怎麼說我破功
00:53:33
是呀 功德破了就是叫做破功
00:53:38
因為功德轉給福德
00:53:40
功德轉給福德
00:53:43
為什麼功德會轉給福德
00:53:45
這個功德目的是 要寄放在無形的銀行
00:53:50
寄放在無形的銀行 你將來了脫生死可以受用
00:53:56
但是你像說我們人
00:53:59
錢放在銀行
00:54:00
所賺的錢都存銀行
00:54:03
你有時候怨嘆說
00:54:05
存在銀行我又沒錢可領
00:54:08
那個銀行說
00:54:10
要領還不簡單
00:54:12
來啊 來銀行啊
00:54:14
我連本帶利給你
00:54:16
那些錢若領出來
00:54:18
銀行就沒錢了
00:54:19
銀行沒錢你要怎樣有辦法
00:54:23
得到你那個真正的福 這樣說比較快
00:54:28
像說這個定期的存款 變成活期的去了
00:54:33
所以你就要知道
00:54:36
所以呢 一個人你若說
00:54:39
真的要行菩薩道的人
00:54:43
布施就不回向
00:54:45
他就沒想要福報
00:54:48
他捨去煩惱的因
00:54:50
就不會生這個煩惱的果
00:54:53
所以我們現在 頓悟入道要門論
00:54:57
才會說若菩薩捨一切煩惱
00:55:00
名檀波羅蜜
00:55:02
即是布施這句話
00:55:05
這句話是說先天的啦
00:55:07
若後天的布施 當然是有回向
00:55:11
所以金剛經才說
00:55:13
一個人你若用
00:55:14
三千大千世界來布施 大不大
00:55:18
釋迦佛祖說不大
00:55:20
怎麼樣不大
00:55:21
這個不是真正無住的布施
00:55:26
所以你就要知道
00:55:29
像我們歷代若說信佛
00:55:35
最誠心的皇帝是誰
00:55:37
就是梁武帝
00:55:40
但是梁武帝所做是什麼
00:55:42
就是有漏的善法
00:55:45
所以梁武帝 就無法達到檀波羅蜜
00:55:50
而且無法了脫生死
00:55:53
我們現在來引一個 景德傳燈錄裡面一句話
00:56:01
梁武帝問曰
00:56:04
朕即位已來
00:56:08
造寺 寫經 度僧 不可勝記
00:56:13
有何功德
00:56:16
達摩祖師答曰
00:56:19
並無功德
00:56:22
帝曰何以無功德
00:56:25
師曰此人天小果
00:56:29
有為之因
00:56:32
如影隨行
00:56:35
雖有非實
00:56:38
帝曰如何是功德
00:56:41
答淨智妙圓
00:56:44
體自空寂
00:56:46
如是功德
00:56:48
不以世求
00:56:50
這裡面兩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56:55
注解第一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56:59
景德傳燈錄
00:57:02
共三十卷
00:57:05
宋真宗景德年中
00:57:10
沙門道原編
00:57:14
集諸祖之機緣者
00:57:17
佛學大辭典說
00:57:20
景德傳燈錄總共有三十卷
00:57:24
是在宋朝 真宗這個景德年間
00:57:30
有一個出家人 叫做道原所編的
00:57:36
集合所有歷代祖師的機緣
00:57:40
這不是他做的
00:57:42
是編的
00:57:42
怎麼編
00:57:44
就將歷代一個一個祖師
00:57:46
祂的典故將祂編集起來
00:57:51
注解第二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57:55
度僧 度人為僧也
00:57:58
度者 出也 離也
00:58:01
出離俗也
00:58:02
又出離生死也
00:58:05
佛學大辭典說度僧是什麼
00:58:09
度人出家做和尚
00:58:13
度就是出 也可以說是離
00:58:16
就是要出離世俗
00:58:19
也可以說出離生死輪迴
00:58:23
現在景德傳燈錄這樣說
00:58:30
梁武帝來問達摩祖師
00:58:37
朕 我們皇帝說 我等於就是叫做朕
00:58:43
說我從當皇帝以來
00:58:47
我這樣廟寺一直蓋
00:58:51
來寫這個經
00:58:53
我們古時候沒有印刷
00:58:57
現在我們書都印刷
00:58:58
以前都要用寫的
00:59:01
我這樣寫經來度僧
00:59:05
無法去算
00:59:06
到底我佛寺 蓋多少我也算不完
00:59:10
經寫多少我也無法計算
00:59:13
若度人出家
00:59:14
度多少我也無法算
00:59:17
這樣我有什麼功德
00:59:20
達摩祖師回答他
00:59:22
一點功德都沒有
00:59:25
梁武帝聽到這句話卻一驚
00:59:29
為什麼我善事 做這麼多沒有功德
00:59:35
所以呢 梁武帝才說
00:59:39
何以無功德
00:59:41
你說我沒有功德
00:59:42
為什麼沒功德
00:59:45
達摩祖師就說
00:59:47
這是人天之小果
00:59:50
有為之因
00:59:52
這有為和有漏意思一樣
00:59:54
有所做為
00:59:56
你這種的福德
00:59:59
是得到人天的福報而已
01:00:04
如影隨行
01:00:06
就是善有善報啊
01:00:08
我們行就是我們的身體
01:00:11
影 你若用火照來說
01:00:14
後面有一個影子啊
01:00:17
雖然有實在是沒有
01:00:20
你看那個影
01:00:21
火若滅了就沒了
01:00:24
所以一個人 你看起來好像有功德
01:00:27
實在你就沒功德呀
01:00:31
梁武帝說
01:00:33
若這樣說起來 什麼叫做功德
01:00:37
梁武帝就說
01:00:38
梁武帝說這句話
01:00:39
達摩祖師就回答他
01:00:42
你有辦法用 那個清淨的智慧
01:00:47
而且會圓滿
01:00:49
你知道我們的本性 本來就是空寂
01:00:53
本來就如如不動
01:00:56
你若有辦法 做那個無住的心
01:00:59
這樣才是功德
01:01:02
所以若無住的心呢
01:01:04
不以世求
01:01:05
絕對沒有要求福報的
01:01:07
你若每有回向求福報
01:01:10
這樣就不能說功德
01:01:13
所以你就要知道
01:01:17
學道你若想說要得到福報
01:01:23
你就回向
01:01:25
你若想要了脫生死
01:01:26
就不要回向
01:01:28
但是若要 回向給別人就要哦
01:01:32
你這個功德 若要給別人就要
01:01:34
但是那個功德就轉成福德
01:01:36
這樣說比較快
01:01:39
我們功德就一定要修
01:01:41
自己修才有功德
01:01:43
別人回向 給我們的都是福德
01:01:46
並不是功德
01:01:47
你就要注意這一點
01:01:50
可以說這個梁武帝 是很可惜
01:01:54
假使梁武帝 他若能修他的本性
01:02:00
來做這個無住的布施
01:02:03
相信他若要成羅漢道 這是沒問題的
01:02:08
不過他今天 做這個有為法
01:02:11
來做這個有回向的福德
01:02:16
致使後來受到侯景的造反
01:02:20
而且冤枉 來死在這個五台山
01:02:26
我說這句話有人就怎麼說
01:02:29
咦 老師你說的哪對呀
01:02:33
你說梁武帝 他若做不要回向的功德
01:02:39
他就有辦法成羅漢道
01:02:41
為了他做這個 有回向的福德呢
01:02:46
致使枉死在這個五台山
01:02:50
不過一般世俗在說
01:02:53
說梁武帝是做十八羅漢頭
01:02:58
你怎麼說 沒有成這個羅漢道
01:03:01
世間不懂道理的很多
01:03:05
十八羅漢 是社會一種的傳說
01:03:11
在我們佛教界
01:03:13
根本就沒有十八羅漢
01:03:16
在我們這個佛典
01:03:19
這個古典中
01:03:22
是有一個十六羅漢
01:03:24
並無十八羅漢
01:03:26
十八羅漢是世間人 硬編造出來的
01:03:32
不過我說的 都是有根有據說的
01:03:35
有的一般人 在說話都沒根據
01:03:39
而且不負責任
01:03:41
老師說的話一定要負責任
01:03:44
要有根據
01:03:45
我才會去說這個事情
01:03:48
我們現在來看 佛學大辭典的說明
01:03:52
十八羅漢
01:03:55
此有二種
01:03:58
一於十六羅漢 加慶友尊者為第十七
01:04:06
加賓頭盧尊者為第十八
01:04:13
然慶友 為難提蜜多羅之譯名
01:04:20
即法住記之說者
01:04:24
而賓頭盧即第一尊者
01:04:30
賓度羅跋囉惰閣
01:04:37
是由不知經典
01:04:40
不解梵語而致此訛也
01:04:46
如覺範 蘇軾
01:04:50
亦依十八羅漢而頌贊
01:04:56
何耶
01:04:58
然則十八中
01:05:01
前十六為實跡
01:05:04
他二者後人添加
01:05:07
蘇軾不辨之
01:05:10
清乾隆帝考證曰
01:05:14
由此土僧伽
01:05:18
未能深通貝葉
01:05:21
展轉傳訛
01:05:25
博辨如軾
01:05:27
亦不免因人致誤耳
01:05:32
張氏所畫之十八羅漢
01:05:35
為東坡之頌贊者
01:05:40
此於十六羅漢之前
01:05:45
加迦葉尊者
01:05:48
軍徒歎尊者之二為十八
01:05:52
且記各尊之示神通靈感
01:05:58
是更不可解者
01:06:00
西藏所傳 有加佛母摩耶夫人
01:06:05
與彌勒之圖
01:06:09
現在由我們現在這個本篇
01:06:14
我們靜靜來研究
01:06:18
我們現在就瞭解說
01:06:20
這個十八羅漢
01:06:24
根本就沒有 這個十八羅漢的存在
01:06:31
現在詳細說明一下做參考
01:06:36
佛學大辭典說
01:06:39
十八羅漢的傳說有二種
01:06:46
第一就是這個十六羅漢
01:06:50
我們若佛的經典 裡面有十六羅漢
01:06:54
將這十六羅漢又多加什麼
01:06:57
加這個慶友尊者 做第十七羅漢
01:07:03
再加這賓頭盧尊者 做第十八羅漢
01:07:08
但是你今天要研究佛經
01:07:12
我們這個慶友
01:07:16
就是這個 難提蜜多羅翻譯的名
01:07:22
所以這個 難提蜜多羅就是慶友
01:07:25
慶友就是難提蜜多羅
01:07:27
這兩個是同一個人
01:07:32
也是什麼
01:07:34
也是這個法住記的作者
01:07:41
寫說者就是他講的
01:07:43
像作這本書
01:07:44
這個法住記是一本書
01:07:50
這個慶友
01:07:52
就是這個法住記的作者
01:07:55
這個慶友是 這個難提蜜多羅的翻譯者
01:08:00
根本這個慶友和十六羅漢
01:08:06
完全都沒關係就對了
01:08:10
現在再說這個第十八
01:08:12
這個賓頭盧尊者
01:08:15
這個賓頭盧尊者本來 就是十六羅漢的羅漢頭
01:08:20
第一尊者
01:08:22
羅漢頭
01:08:23
叫做賓度羅跋囉惰閣
01:08:27
是十六羅漢的首位
01:08:31
有的說這兩個名字就不同
01:08:34
你要知道 世間人名字都好幾種
01:08:38
像我們中國若古時候
01:08:44
一個人的名字 有多少個你知道嗎
01:08:47
孩子出世一個乳名
01:08:51
長大之後才又取一個名字
01:08:54
他真正的名字
01:08:56
現在去讀書又一個學名
01:09:00
讀書老師會替他取名
01:09:03
現在出社會之後
01:09:05
自己又取一個號
01:09:07
號的名字
01:09:09
若修行又弄個別號的名字
01:09:13
有時候一個人七八個名字
01:09:16
你就要知道
01:09:18
所以現在說這個 賓頭盧就是等於
01:09:23
賓度羅跋囉惰閣 的另外一個名字
01:09:30
這個賓頭盧是 十六羅漢的首位
01:09:34
等於就是第一尊者
01:09:36
就是十六羅漢頭
01:09:41
因為不知道經典
01:09:44
不瞭解梵語
01:09:48
就錯誤來弄這個十八羅漢
01:09:53
就像什麼
01:09:54
這個覺範
01:09:57
覺範就是一個和尚的名字
01:10:00
很出名的和尚的名字
01:10:03
還有這個蘇軾
01:10:05
蘇軾就是蘇東坡
01:10:07
這也是在唐朝的一個學者
01:10:12
他照著這個十八羅漢
01:10:15
來題詩稱讚
01:10:18
什麼原因
01:10:20
所以也有人說
01:10:21
人家那個十八羅漢
01:10:23
那蘇東坡也有題詩
01:10:25
到底什麼原因
01:10:28
你要知道 這十八羅漢的裡面
01:10:33
前面這十六個是實跡
01:10:37
實跡就是確實有這個歷史
01:10:41
其他兩個
01:10:43
其他兩個 就是指這慶友尊者
01:10:47
和賓頭盧尊者這兩個
01:10:50
是後來的人添的
01:10:54
蘇東坡沒去瞭解
01:11:00
所以在清朝乾隆皇帝考證
01:11:05
因為這個乾隆帝可以說
01:11:09
對這個佛理很有研究
01:11:12
所以這清朝的乾隆皇帝 考證裡面一句話
01:11:18
說由此土僧伽
01:11:22
什麼叫做僧伽
01:11:23
僧伽就是出家人
01:11:26
土就是土包子
01:11:28
僧伽就是和尚
01:11:31
說一些土包子和尚
01:11:34
不瞭解這個佛經
01:11:37
這個貝葉
01:11:38
貝葉就是佛經
01:11:40
等一下就來注解 這個法住記
01:11:43
和這個貝葉
01:11:45
這個貝葉等於就是佛經
01:11:48
因為他不瞭解這個佛經
01:11:52
這樣一代 傳過一代都傳錯誤
01:11:56
訛就是錯誤
01:11:58
像他那個真正博學 知識很高的蘇東坡
01:12:06
他都無法避免
01:12:09
因為沒去研究佛理 而來錯誤
01:12:15
將這個十八羅漢圖 幫它寫這個稱讚的詩句
01:12:24
這個張氏所畫的十八羅漢
01:12:28
就是蘇東坡所題詩的
01:12:32
但是現在蘇東坡 所題的這個十八羅漢
01:12:36
和前面這個 十八羅漢又不同了
01:12:39
前面這十八羅漢 就是十六羅漢
01:12:42
加這個慶友
01:12:45
和加這個賓頭盧尊者
01:12:48
現在蘇東坡 所題的這個羅漢不是
01:12:53
蘇東坡所提 這十八羅漢稱讚的詩
01:12:58
是將這十六羅漢的前面
01:13:02
再加一個什麼
01:13:03
加一個迦葉尊者
01:13:07
但是你要知道這個迦葉
01:13:10
是我們禪宗的第一代祖師
01:13:14
也是這個釋迦佛祖 直傳的弟子
01:13:19
祂是一個菩薩
01:13:22
要怎樣將菩薩降級 當做十八羅漢
01:13:26
太離譜了啦
01:13:28
另外又這軍徒歎尊者
01:13:32
這兩個將他做十八羅漢
01:13:36
他將十六羅漢 又加迦葉尊者
01:13:39
和軍徒歎尊者這兩個
01:13:42
將他合起來做十八羅漢
01:13:44
這是蘇東坡所題詩的
01:13:49
而且裡面都有記載這個 十八羅漢的神通和靈感
01:13:56
更加一層讓我們不瞭解
01:13:59
他哪有什麼神通
01:14:01
修行人絕對不會 去寫神通靈感的
01:14:06
這是像說畫蛇添足啦
01:14:11
這樣說比較快
01:14:14
又西藏所傳的十八羅漢
01:14:19
更加不可思議
01:14:21
在西藏所傳的十八羅漢
01:14:24
又加上什麼
01:14:26
加這個釋迦佛祖的母親
01:14:28
摩耶夫人
01:14:29
連釋迦佛祖的母親 都拿去做十八羅漢
01:14:35
和這個彌勒菩薩 拿來做羅漢
01:14:39
彌勒菩薩 現在是一貫道的祖師
01:14:43
彌勒菩薩可說是大菩薩
01:14:46
也是慈航倒駕的佛祖
01:14:49
那個佛祖拿來做十八羅漢
01:14:51
看離譜不離譜
01:14:53
所以有的加這個 摩耶夫人和彌勒佛祖
01:15:00
來做十八羅漢的圖
01:15:03
這就是我們 很大錯誤的地方
01:15:08
所以現在 要來注解這法住記
01:15:11
和這個貝葉
01:15:12
你們才會…
01:15:14
若沒考證來說
01:15:15
大家都迷迷惘惘啦
01:15:16
這樣說比較快
01:15:18
現在來看 佛光大辭典的解釋
01:15:23
法住記
01:15:26
難提蜜多羅著
01:15:33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九冊
01:15:39
又作…
01:15:41
異名多略記
01:15:44
全書列舉護持正法 十六大阿羅漢
01:15:53
現在佛光大辭典 這段是略記
01:15:56
因為文很長
01:15:59
你詳細去翻 佛光大辭典就好
01:16:02
這是重點寫出而已
01:16:05
說這個法住記
01:16:08
是難提蜜多羅
01:16:11
若翻譯中國話 叫做慶友著作的
01:16:18
現在收在 大正藏的第四十九冊
01:16:25
我們藏經很多版
01:16:28
一般現在 在用都用大正藏
01:16:33
這大正藏 本來是日本的大藏經
01:16:40
日本大正時代 所著的大藏經
01:16:45
不過此時我們佛教界
01:16:49
一般很多藏經的裡面
01:16:52
覺得說這部寫得較單純
01:16:56
一般看得比較懂
01:16:58
所以現在都採用這大正藏
01:17:02
我本人家裡 也兩部的大藏經
01:17:06
另外一部是乾隆本
01:17:09
乾隆大藏經
01:17:12
但是你若要 翻現在這法住記
01:17:16
你就翻大正藏 的第四十九冊
01:17:19
裡面就有
01:17:22
但是現在說法住記
01:17:23
另外其他的名字還有很多
01:17:27
因為這算是翻譯的名字
01:17:30
所以那些名字再寫下去
01:17:32
多浪費時間
01:17:34
所以簡略起來
01:17:37
這本書裡面是寫什麼
01:17:42
寫護持正法
01:17:44
這十六大阿羅漢的事蹟
01:17:47
這本書就是 全部寫十六阿羅漢的事蹟
01:17:53
所以你若要知道 十六阿羅漢的事蹟
01:17:57
你就翻這本 法住記來看就知道
01:18:01
注解第二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18:06
貝多羅葉
01:18:08
貝多羅 乃供書寫經文之樹葉
01:18:15
略稱貝葉
01:18:17
紙尚未發明之前
01:18:21
古印度以此 作為紙類之代用品
01:18:26
現今南傳之佛教地區
01:18:30
亦有用貝多羅寫書者
01:18:36
現在這字 你不能讀做「貝」
01:18:39
要讀做貝
01:18:42
貝多羅葉
01:18:45
是這個貝多羅的樹
01:18:50
要來提供 要來寫經文的樹葉
01:18:58
簡單說叫做貝葉
01:19:02
我們紙還沒發明之前
01:19:06
古時候印度
01:19:09
就是用這個貝多羅的葉子
01:19:14
來做紙的代用品
01:19:18
當今在南傳佛教的地區
01:19:23
南傳佛教若譬如像說泰國
01:19:26
或是像說這個 菲律賓 緬甸
01:19:30
這全都是南傳佛教的地區
01:19:33
現在還又什麼
01:19:34
用這貝多羅的樹葉來寫書
01:19:39
因為這個 貝多羅的樹葉很厚
01:19:44
很大一片
01:19:47
現在你若用 那個竹子若削尖尖的
01:19:52
來寫會凹一塊
01:19:54
若寫了會凹一塊
01:19:56
凹一塊之後再曬乾
01:19:59
將它乾燥
01:20:00
現在燥乾呢
01:20:01
那個字就浮起來了
01:20:04
我們中國以前 沒紙之前是用竹簡
01:20:08
竹簡是用那個竹皮
01:20:10
竹皮因為那竹子 綠綠的時候較軟
01:20:16
才雕刻這個字
01:20:18
寫好才鑽孔 弄整串再乾燥
01:20:24
那叫做竹簡
01:20:26
所以若在印度
01:20:28
古時候呢
01:20:29
他不是發明竹簡
01:20:30
因為它那個貝多羅 這個樹葉很大片又厚
01:20:35
現在若寫好之後才乾燥
01:20:41
所以現在若在佛教界
01:20:45
說貝葉就是代表佛經
01:20:47
這樣說比較快
01:20:50
那麼現在這一段 就是來要解釋說
01:20:55
十八羅漢本來 是我們後來的人
01:20:59
好事者硬添加的
01:21:02
我們詳細再來看 佛光大辭典的解釋
01:21:07
十八羅漢
01:21:10
經典中有十六羅漢之記載
01:21:15
無十八羅漢之說
01:21:19
最早畫十八羅漢者
01:21:23
有西元十世紀 時之張玄及貫休
01:21:29
其後沙門覺範 與大文豪蘇東坡
01:21:36
皆有對此十八羅漢頌贊
01:21:42
且蘇東坡 所題之十八首贊文
01:21:46
每首皆標出羅漢之名
01:21:51
此乃因不熟經典
01:21:54
不解梵語所致之誤
01:21:58
然因此而使十六羅漢
01:22:03
逐漸發展為十八羅漢
01:22:07
自元代以來
01:22:10
多數寺院的大殿中
01:22:13
皆供有十八羅漢
01:22:16
且羅漢像之繪畫及雕塑
01:22:21
一般亦多以十八羅漢為主
01:22:25
自此十八羅漢在我國
01:22:28
遠較十六羅漢普遍
01:22:31
此外 另外加上十六羅漢
01:22:35
再加上迦葉尊者
01:22:38
軍徒歎尊者為十八者
01:22:42
在西藏地區
01:22:44
或加達摩多羅 布袋和尚
01:22:48
或加降龍 伏虎二尊者
01:22:52
或加摩耶夫人 彌勒二者
01:22:58
現在對於本文
01:23:04
我們來做個詳細的說明
01:23:10
佛光大辭典說十六羅漢
01:23:16
在經典的裡面
01:23:19
是有十六羅漢的記載
01:23:22
並無十八羅漢的解釋
01:23:26
若最早來畫十八羅漢的人
01:23:31
就是在這個 西元十世紀的時候
01:23:35
西元十世紀就是
01:23:38
等於西元九百年至一千年
01:23:43
這叫做十世紀
01:23:45
像我們現在 此時二千零二年
01:23:49
現在可以說 變成二十一世紀
01:23:55
我們一百年一世紀嘛
01:23:58
這西元十世紀 等於唐朝的時候
01:24:02
在唐朝的時候
01:24:05
這個張玄和貫休之後
01:24:10
有一個出家人叫做覺範
01:24:13
和一個大文學家蘇東坡
01:24:16
都對這個十八羅漢
01:24:19
都有題詩稱讚
01:24:22
而且蘇東坡 所題十八首的贊文
01:24:27
每首都有標出羅漢的名字
01:24:31
這個略是什麼
01:24:33
因為剛才 佛學大辭典有說過
01:24:36
恐怕又重複
01:24:37
所以怕重複
01:24:39
就簡略起來
01:24:41
這就是因為對經典不熟
01:24:45
怎樣不熟
01:24:46
沒研究經典
01:24:48
對經典不熟
01:24:50
不瞭解梵語所致的錯誤
01:24:54
因為這個名字有重複
01:24:56
他都錯誤了
01:25:00
因為這樣呢
01:25:02
讓這個十六羅漢
01:25:05
就漸漸發展變成十八羅漢
01:25:09
從元朝以來
01:25:12
大多數的寺院
01:25:15
這個大殿的裡面
01:25:17
都有立這個十八羅漢
01:25:21
而且十八羅漢的羅漢像
01:25:26
他畫的十八羅漢圖
01:25:30
也是雕刻的
01:25:32
一般都十八羅漢來做主
01:25:36
由這樣十八羅漢 在我們中國
01:25:41
比十六羅漢還普遍
01:25:45
此外
01:25:47
將這個十六羅漢又加什麼
01:25:51
加這個迦葉尊者 和軍徒歎尊者
01:25:55
這剛才我們佛學辭典 也有說過了
01:25:58
來做十八羅漢
01:26:00
若在西藏的地區
01:26:03
有的加達摩多羅
01:26:06
達摩和這個布袋和尚
01:26:09
來做十八羅漢
01:26:12
但是也有人用降龍 伏虎
01:26:14
兩位尊者
01:26:16
本來這個降龍 伏虎 就沒那個羅漢的名字
01:26:22
這是我們中國人添的
01:26:25
我們中國人 最愛這個降龍 伏虎嘛
01:26:29
現在又說濟公 是降龍尊者轉世的
01:26:33
不可能啦
01:26:35
就沒那個降龍羅漢
01:26:36
哪有辦法說 降龍羅漢來轉世
01:26:40
要怎樣轉世
01:26:41
沒有這回事要怎麼轉世
01:26:43
根本就沒有那個羅漢
01:26:45
若說濟公活佛羅漢出世
01:26:48
這就很離譜了
01:26:50
羅漢裡面 就沒有降龍這個羅漢
01:26:54
這就是 都沒有研究經典的人
01:26:57
隨便亂作
01:26:58
隨便亂說的
01:27:00
像剛才乾隆皇帝 說土包子和尚
01:27:03
這樣說比較快
01:27:06
所以有的加什麼
01:27:08
降龍 伏虎兩位羅漢
01:27:11
有的加什麼
01:27:12
加摩耶夫人 彌勒
01:27:14
來做十八羅漢
01:27:18
若現在有的離譜 離譜到甚麼程度呢
01:27:20
有的也用土地公 下去做十八羅漢
01:27:25
也有人用什麼
01:27:26
濟公活佛 也拿去做十八羅漢
01:27:30
可以說亂糟糟啦
01:27:31
也有人梁武帝 拿去做十八羅漢
01:27:36
他這個佛學大辭典 佛光大辭典
01:27:38
是沒有寫梁武帝
01:27:40
不過現在十八羅漢
01:27:44
每一個佛寺就都不一樣
01:27:47
裡面有的也用梁武帝 下去做十八羅漢
01:27:50
也有人濟公活佛 下去做十八羅漢
01:27:53
甚至更離譜連土地公 也拿去做十八羅漢
01:27:57
可說亂糟糟啦
01:27:59
所以對這個裡面 你要來瞭解
01:28:05
這個貫休來畫 這個十八羅漢的由來
01:28:09
和這個覺範 蘇東坡
01:28:11
這個有必要要幫你注解
01:28:13
不過今晚沒時間了
01:28:14
今晚時間已經超過了
01:28:17
所以下期就要來 注解這三個人的史蹟
01:28:24
和什麼
01:28:25
和十六羅漢真正的史蹟
01:28:29
你現在要瞭解這十六羅漢
01:28:31
十六羅漢是我們佛經 裡面有記載的東西
01:28:38
所以我們下期 再來說這十六羅漢的史蹟
01:28:42
和來說這個佛光大辭典 裡面這些注解
01:28:47
後期再來解釋
01:28:50
我們上期
01:28:53
談這個十八羅漢
01:28:56
說這個十八羅漢 本來是後來的人所作的
01:29:02
十八羅漢本來是十六羅漢
01:29:06
下去演變出來的
01:29:09
所以我們上期有引 這個十八羅漢很多事蹟
01:29:15
所以最後今晚 就是要來引這十六羅漢
01:29:19
你就知道說 十六羅漢是什麼人
01:29:23
這十六羅漢再加兩個
01:29:26
才變成十八羅漢
01:29:28
但是加兩個不一定加誰
01:29:30
一會兒加這個
01:29:31
一會兒加那個
01:29:32
所以每一間寺廟 的十八羅漢都不同人
01:29:36
這樣跟你說比較快
01:29:39
現在我們來看 佛光大辭典的解釋
01:29:43
十六羅漢
01:29:47
指承佛令
01:29:52
永在世間
01:29:53
守護正法之十六尊羅漢
01:29:58
一般係十六同受供養
01:30:03
即賓頭盧跋羅墮闍
01:30:11
迦諾迦代蹉
01:30:16
迦諾迦跋釐墮闍
01:30:22
蘇頻陀
01:30:26
諾矩羅
01:30:28
跋陀羅
01:30:31
迦理迦
01:30:35
代闍羅弗多羅
01:30:39
戌博迦
01:30:43
半託迦
01:30:45
羅怙羅
01:30:47
那伽犀那
01:30:52
因揭陀
01:30:54
伐那婆斯
01:30:58
阿氏多
01:31:01
注荼半託迦
01:31:05
此係據法住記所載
01:31:10
自此經典漢譯以來
01:31:15
而十六羅漢 為禪宗寺院主要之造像
01:31:21
呈神仙姿態
01:31:24
此外盛傳於世間 之十八羅漢圖
01:31:30
即於十六羅漢 加繪達摩多羅尊者
01:31:36
與布袋和尚
01:31:39
或加繪降龍 伏虎二尊者
01:31:45
現在佛光大辭典 說這個十六羅漢
01:31:51
這十六個不用再重複再念
01:31:54
這沒什麼可以好解釋
01:31:56
是只有名字而已
01:31:59
但是這個中略是怎樣
01:32:02
因為裡面有很多引證的文
01:32:06
現在引證的文都略起來
01:32:09
因為這些引證的文
01:32:11
我們上期我就已經 都有說很多出去了
01:32:16
假使若又引證來說
01:32:18
也差不多重複的話
01:32:22
他說在這個十六羅漢以外
01:32:26
盛傳在世間的十八羅漢圖
01:32:30
就是將這個十六羅漢
01:32:33
再多畫達摩多羅尊者
01:32:36
和布袋和尚
01:32:38
有的是加畫 降龍 伏虎二尊者
01:32:43
但是在這個引證裡面
01:32:46
也有人有的 像那個畫梁武帝
01:32:50
也有人畫濟公活佛
01:32:52
更離譜的也有人 畫釋迦佛祖的母親
01:32:58
事實這個十六羅漢
01:33:00
這些名字都很難念的
01:33:02
因為這是怎樣
01:33:04
是這個梵文 下去翻譯我們中國音的
01:33:09
所以梵文翻譯中國音呢
01:33:12
有時候這個腔讀的怪怪的
01:33:15
因為我們不常讀梵文
01:33:18
感覺聽得怪怪的這樣
01:33:20
這是我們補充上期
01:33:24
這十八羅漢根本就是錯誤
01:33:28
世間就沒有這個十八羅漢
01:33:32
都是這十六羅漢 再多加添兩個而已
01:33:37
現在我們來看我們的課本
01:33:40
課本你現在翻二十頁
01:33:44
第二行最後一字
01:33:49
於諸法無所起
01:33:54
名尸波羅蜜
01:33:58
即是持戒
01:34:01
現在說這個法是指法塵
01:34:05
就是我們六塵之一
01:34:07
說在這個法塵
01:34:10
你不會生出來
01:34:12
我們這個六塵 我們心不會生出來
01:34:16
這個名字
01:34:17
就是叫做尸波羅蜜
01:34:19
尸波羅蜜翻譯中國話
01:34:22
就是叫做持戒
01:34:26
我們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34:30
尸波羅蜜者
01:34:34
尸羅波羅蜜之略
01:34:40
於法無所起者
01:34:43
起 起貪著妄想之心也
01:34:50
貪著妄想乃犯戒之因
01:34:54
六祖壇經云
01:34:57
心平何勞持戒
01:35:01
故人若於諸法 無所起則心平
01:35:07
心平則貪著妄想不起
01:35:12
妄想不起 則一切法塵皆滅矣
01:35:17
故曰於法無所起
01:35:20
名尸波羅蜜
01:35:23
即是持戒也
01:35:25
這裡面有三個注解 首先做解釋
01:35:31
注解第一
01:35:32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35:35
尸羅波羅蜜
01:35:37
尸羅譯曰戒
01:35:43
在家 出家
01:35:45
小乘 大乘等 之一切戒行也
01:35:50
佛學大辭典說 尸羅波羅蜜是什麼
01:35:54
尸羅翻譯中國話 就是叫做戒
01:35:59
無論在家 出家
01:36:01
無論小乘 大乘
01:36:04
一切所有的戒行
01:36:07
所以在家就有這個五戒
01:36:11
以及像這個叫做八關齋戒
01:36:16
像這個菩薩戒
01:36:18
你若要說出家眾來說呢
01:36:22
就有那個十戒
01:36:24
或是這個具足戒等等
01:36:26
可以說這個戒律很多
01:36:30
大乘義章這樣說
01:36:33
言尸羅者
01:36:35
此名清涼
01:36:37
亦名戒
01:36:39
三業之非
01:36:43
焚燒行人事等如熱
01:36:50
戒能防息
01:36:52
故名清涼
01:36:54
清涼之名
01:36:56
正翻彼也
01:37:00
以能防禁
01:37:02
故為戒
01:37:05
大乘義章說 現在說尸羅是什麼
01:37:09
尸羅若以中國話來解釋
01:37:13
就是叫做清涼
01:37:15
或是解釋叫做戒
01:37:18
三業就是說 我們的口業 身業 意業
01:37:25
等於就是十惡
01:37:27
我們十惡的錯誤
01:37:30
來焚燒著我們修道的人
01:37:35
這個事情等於像火在燒
01:37:41
這個戒是能預防來熄滅
01:37:46
所以才叫做清涼
01:37:49
因為這一個人 的事情像火在燒
01:37:53
所以這個戒 有辦法來防止消滅
01:37:57
所以才叫做清涼
01:37:59
清涼這個名字
01:38:02
就真正翻譯這個…
01:38:05
口業 身業 意業 這個三業
01:38:10
因為有辦法來防禁
01:38:12
所以才叫做戒
01:38:14
注解第二
01:38:17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38:19
貪者
01:38:20
名求而無厭足為貪
01:38:24
貪心固著而不離云著
01:38:29
貪著就是一個人
01:38:31
不論是求名
01:38:33
不論是求利
01:38:34
再多他都不能滿足
01:38:37
這個就是貪
01:38:39
這個貪心放在心裡
01:38:44
不會解散
01:38:46
像說凝固
01:38:47
所以無法去離開
01:38:50
才叫做著
01:38:51
黏住了
01:38:54
注解第三
01:38:56
這個楞嚴經這樣說
01:38:59
一切眾生
01:39:00
從無始來
01:39:02
生死相續
01:39:04
皆由不知 常住真心 性淨 明體
01:39:10
用諸妄想
01:39:12
此想不真
01:39:13
故有輪轉
01:39:16
楞嚴經說一切的眾生
01:39:19
從無始以來
01:39:23
就是開天地以來
01:39:25
就是生死輪迴
01:39:28
都沒有休息
01:39:29
相續就是生又死 生又死這樣
01:39:33
這個輪迴不止
01:39:35
都是不知道常住真心
01:39:39
常住真心就是無所住心
01:39:43
他根本就不知道 我們的本性
01:39:45
本來就是清淨
01:39:48
他也不會明白 我們人的本性
01:39:51
這個體就是我們的本體
01:39:54
他來用所有的妄想
01:39:58
這個妄想不真實
01:40:01
所以才會輪轉
01:40:03
輪轉就是輪迴
01:40:05
因為輪… 輪就是輪迴
01:40:08
轉就是轉世
01:40:09
就是來輪迴轉世 都不會停止
01:40:14
所以現在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40:18
說尸波羅蜜 這是簡單的話
01:40:22
應該是要說 尸羅波羅蜜的簡略的說法
01:40:27
叫做尸波羅蜜
01:40:31
現在說於法無所起
01:40:33
這個起就是 起這個貪著妄想的心
01:40:41
因為我們人的貪著妄想
01:40:43
是來犯戒的原因
01:40:47
我們人的犯戒
01:40:49
都是在這個六塵中
01:40:52
我們的六根 對六塵來生六賊
01:40:55
才會來犯戒
01:40:58
所以六祖壇經說
01:41:01
心平何勞持戒
01:41:03
一個人心若會平
01:41:06
你哪需要說來持這個戒律
01:41:11
所以一個人
01:41:12
你若在這個諸法塵
01:41:15
不會生出這個妄想
01:41:17
若這樣心就平了
01:41:20
心若平
01:41:21
我們的貪著妄想 就不會生出來
01:41:25
妄想若不會生出來
01:41:28
一切的法塵就全都消滅
01:41:32
所以才說於法無所起
01:41:35
名尸波羅蜜 即是持戒這句話
01:41:41
今晚說來到這裡
01:41:42
時間的關係
01:41:44
我們就暫且告一段落
01:41:46
下文等到下期 我們再來解釋
頓悟入道要門論
12/40部影片
頓悟入道要門論 1
頓悟入道要門論 2
頓悟入道要門論 3
頓悟入道要門論 4
頓悟入道要門論 5
頓悟入道要門論 6
頓悟入道要門論 7
頓悟入道要門論 8
頓悟入道要門論 9
頓悟入道要門論 10
頓悟入道要門論 11
頓悟入道要門論 12
頓悟入道要門論 13
頓悟入道要門論 14
頓悟入道要門論 15
頓悟入道要門論 16
頓悟入道要門論 17
頓悟入道要門論 18
頓悟入道要門論 19
頓悟入道要門論 20
頓悟入道要門論 21
頓悟入道要門論 22
頓悟入道要門論 23
頓悟入道要門論 24
頓悟入道要門論 25
頓悟入道要門論 26
頓悟入道要門論 27
頓悟入道要門論 28
頓悟入道要門論 30
頓悟入道要門論 29
頓悟入道要門論 31
頓悟入道要門論 32
頓悟入道要門論 33
頓悟入道要門論 34
頓悟入道要門論 35
頓悟入道要門論 36
頓悟入道要門論 37
頓悟入道要門論 38
頓悟入道要門論 39
頓悟入道要門論 40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427000182
a10f0694-2e60-488a-b1ac-a9cc54532e62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