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弘道探索6台
深度進修7台
入門精華8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25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25
87
0
主講者:謝銘恩分享人
上架日期:2025年04月25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0:31
各位師兄各位師姐
00:00:33
大家晚安 大家好
00:00:35
麻煩各位翻開課本第四頁
00:00:40
倒數第二行
00:00:44
祖一日
00:00:46
喚諸門人總來
00:00:50
吾向汝說
00:00:52
世人生死事大
00:00:55
汝等終日只求福田
00:00:59
不求出離生死苦海
00:01:03
自性若迷
00:01:05
福何可救
00:01:08
上期講到
00:01:09
什麼叫做生死苦海
00:01:12
我們引用到竹窗隨筆
00:01:16
六祖壇經 丁保福淺註
00:01:19
等等的註解來做說明
00:01:23
今天要來淺談
00:01:26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
00:01:27
什麼叫做生死苦海
00:01:29
但是我們知道生死苦海
00:01:32
是非常痛苦
00:01:34
像大海一般無邊無際
00:01:38
永遠在六道輪迴當中
00:01:41
輪迴不止
00:01:43
所以我們是有什麼方式
00:01:46
或是有什麼方法等等
00:01:49
有辦法脫離這個生死苦海呢
00:01:52
六祖金剛經註
00:01:56
心若清淨
00:01:59
一切妄念不生
00:02:01
能度生死苦海
00:02:05
六祖金剛經註
00:02:08
一個人
00:02:09
他的心若有辦法達到
00:02:11
清淨的境界時
00:02:14
沒有受到任何的污染
00:02:16
這樣
00:02:17
只要一切妄想的念頭
00:02:20
都不生起
00:02:22
不起心動念
00:02:24
都沒有這個妄想的念頭
00:02:26
你自然而然就有辦法如何
00:02:29
度脫這個生死苦海
00:02:31
若說的白一點就是
00:02:33
你若想要度脫生死苦海
00:02:35
兩個重點
00:02:37
第一個重點
00:02:38
就是要有清淨的心
00:02:40
第二個重點
00:02:42
不生妄念
00:02:44
這樣自然而然
00:02:46
你就有辦法度脫這個
00:02:47
生死苦海
00:02:49
當然這個生死苦海
00:02:52
在上期
00:02:53
不管是心地觀經
00:02:55
裡面就有說過
00:02:57
這個生死苦海
00:02:58
就是指什麼
00:03:00
指我們的六道輪迴
00:03:03
指這個六道輪迴
00:03:05
實際上這種六道輪迴
00:03:08
就是指我們的三界
00:03:09
就是天、地、人這個三界
00:03:12
天就是指神、阿修羅
00:03:15
人就是指當人以及畜牲道
00:03:19
地的部分就是指
00:03:21
地獄跟餽鬼
00:03:23
我們知道說這個生死苦海
00:03:25
就是指六道輪迴後
00:03:27
我們來看這段
00:03:29
傳心法要卷下的這段文
00:03:32
問 如何是出三界
00:03:36
師云
00:03:38
善惡都莫思量
00:03:42
當處便出三界
00:03:45
傳心法要卷下這段文說
00:03:50
裴相公他來問
00:03:52
來請示黃檗禪師
00:03:55
裴相公就說
00:03:57
一個人是要如何
00:03:58
脫離這個三界
00:04:01
這個三界就是我剛才說的
00:04:04
就是我們的生死苦海
00:04:06
也是指什麼
00:04:07
指這個六道輪迴
00:04:09
他說一個人是要如何
00:04:11
有辦法脫離六道輪迴呢
00:04:14
這時候
00:04:15
黃檗禪師他就回答
00:04:18
一個人若有辦法
00:04:19
善的念頭 惡的念頭
00:04:22
都不去想
00:04:24
自然你就有辦法
00:04:26
脫離這個三界
00:04:28
咦 別人說奇怪
00:04:31
你說惡的念頭
00:04:33
不要去想
00:04:34
沒有這個惡的作用時
00:04:36
這樣才比較合理
00:04:38
什麼連善的目標也不要
00:04:41
有這樣的道理嗎
00:04:42
後學就引用六祖大師
00:04:45
祂所說的
00:04:46
不思善不思惡
00:04:49
即明上座本來面目
00:04:51
意是就是什麼
00:04:52
好的壞的我都不去思考
00:04:56
自然就有辦法
00:04:57
看出自我的本性
00:04:59
你若一個人有辦法
00:05:01
看出自我本性
00:05:03
自然你要度脫出這個三界
00:05:06
這個六道輪迴
00:05:07
有何為難的
00:05:08
所以黃檗禪師才跟你說
00:05:11
好的壞的都不要去思考
00:05:14
好的心中還有一個罣礙
00:05:17
你說 啊我看到這個人很好
00:05:21
你就開始想他的好
00:05:23
雖然是好的角度
00:05:24
但是你心中就一直在想
00:05:27
你的心就開始一直翻攪
00:05:29
但是你若看到他的善
00:05:32
你要跟他學習
00:05:34
是學習這個角度
00:05:36
不是在空想妄想
00:05:39
這樣自然你就是善惡
00:05:41
沒在思量
00:05:42
你是如何
00:05:43
在學習而已
00:05:44
學習是照做
00:05:46
自然你就做到跟他一樣
00:05:48
你就沒感覺什麼是叫做善
00:05:51
既然你沒有思考善這個行為
00:05:54
自然你就如何
00:05:56
脫離這個三界
00:05:58
脫離這個生死苦海
00:06:01
所以善惡都不去思考
00:06:04
跟一個人
00:06:05
若你的心達到清淨
00:06:07
意思是一樣的
00:06:09
比喻來說
00:06:10
像水一樣
00:06:12
水
00:06:13
你若是髒水或是垃圾丟下去
00:06:16
當然它會起波浪
00:06:17
你看那個水紋等等這樣
00:06:20
就算乾淨的水
00:06:22
再倒乾淨的水
00:06:23
乾淨的水就像是善一樣
00:06:25
你將它加入到一個水池裡
00:06:29
你把它放進去
00:06:30
這個乾淨的水再另外放進去
00:06:32
是不是一樣也會起漣漪
00:06:35
所以你若要善惡
00:06:37
都不思考是如何
00:06:38
你的心就要清淨
00:06:40
清淨是如何
00:06:42
就像這個水一樣
00:06:44
水靜靜的都沒有動靜時
00:06:47
你看水都沒有漣漪
00:06:50
或是沒有這個水紋時
00:06:52
你看水的下面
00:06:54
所有的東西是不是可以
00:06:55
看的一清二楚
00:06:57
所以呢
00:06:57
一個人心若有辦法清淨
00:07:00
你善惡都不去思考
00:07:03
而且也沒有這個妄念時
00:07:05
自然你就有辦法度脫這個
00:07:08
生死苦海
00:07:10
我們的竹窗隨筆
00:07:12
就是蓮池大師
00:07:14
比較接近我們的年代
00:07:17
他也有一段文
00:07:18
我們現在來看竹窗隨筆
00:07:22
醉生夢死
00:07:24
恆言也
00:07:26
實至言也
00:07:27
世人大約貧賤富貴兩種
00:07:33
貧賤者
00:07:35
固朝忙夕忙以營衣食
00:07:41
富貴者
00:07:43
亦朝忙夕忙以享欲樂
00:07:49
受用不同
00:07:51
其忙一也
00:07:54
忙至死而後已
00:07:57
而心未已也
00:08:00
齊此心以往
00:08:03
而復生
00:08:04
而復忙
00:08:06
而復死
00:08:07
死生生死
00:08:09
昏昏蒙蒙
00:08:12
如醉如夢
00:08:14
經百千劫
00:08:16
會無了期
00:08:18
朗然獨醒
00:08:20
大丈夫當如是矣
00:08:24
這段文裡面
00:08:26
有一個大丈夫
00:08:28
這個大丈夫是什麼意思
00:08:30
我們來看注解
00:08:32
阿含辭典的說明
00:08:36
大人
00:08:38
指解脫者
00:08:41
才能稱為大人
00:08:44
譯大丈夫
00:08:47
這個阿含辭典
00:08:48
是這個叫做莊春江的人
00:08:54
所著作的
00:08:56
他說什麼叫做大人
00:08:58
大人是指什麼
00:09:00
一個人有辦法如何
00:09:02
解脫
00:09:03
解脫就是什麼
00:09:04
了脫生死
00:09:06
這樣這個人才有資格
00:09:08
稱作為大人
00:09:11
但是這個大人
00:09:13
也可以翻譯成什麼
00:09:15
大丈夫
00:09:16
所以大丈夫就是大人
00:09:19
大丈夫也就是叫做
00:09:21
解脫的人這個角度
00:09:25
竹窗隨筆
00:09:26
醉生夢死是我們常在說的
00:09:28
它在形容一個人
00:09:30
他的狀態
00:09:31
形容他的行為等等
00:09:34
這個恆言也是什麼意思
00:09:37
這就是常常說的意思
00:09:40
這句話我們常在說
00:09:43
實際上
00:09:45
真的也是這樣
00:09:47
世間人
00:09:48
他說只有分兩種
00:09:50
第一種就是貧賤的人
00:09:53
第二種就是有錢人
00:09:57
富貴、貴氣、嬌貴
00:09:59
這樣的角度
00:10:01
他就開始分析
00:10:02
貧賤的人
00:10:04
窮或是下賤的人這個角度
00:10:07
不管是早上忙到晚上
00:10:11
他在忙碌
00:10:12
他在賺錢
00:10:13
都是為了什麼
00:10:14
以營衣食
00:10:15
主要就是什麼
00:10:17
賺錢為了吃飽穿暖
00:10:19
他沒有錢財
00:10:21
像有的人很窮
00:10:22
他的目標就是什麼
00:10:24
我就是要賺錢
00:10:25
若沒錢
00:10:26
他就沒有下一餐
00:10:28
所以他就拚命的賺錢
00:10:30
看可不可以
00:10:31
住的暖、吃的飽
00:10:33
穿的溫暖這樣
00:10:35
所以這就是以營衣食
00:10:37
這個角度
00:10:38
當然這是貧困人的角度
00:10:41
但是呢你想說富貴的人
00:10:43
是如何呢
00:10:45
富貴人一樣
00:10:46
從早忙到晚
00:10:48
忙碌的目標是什麼
00:10:50
要享受、要快樂
00:10:53
所以你看
00:10:54
現在很多夜店
00:10:56
晚上快樂的地方
00:10:58
早上大家士農工商
00:11:01
做生意的做生意
00:11:03
你看有錢人是如何
00:11:05
他就是做生意、投資、股票
00:11:09
或是有的開公司
00:11:11
正當的時候他就要去忙碌
00:11:14
從早忙到晚的時候
00:11:17
想說要來放鬆一下
00:11:20
放鬆就是什麼
00:11:21
去享受
00:11:22
所以就是說
00:11:23
晚上有的人就是
00:11:24
去夜店無所不至
00:11:26
或是去酒吧喝酒
00:11:29
甚至更不好的去酒店
00:11:32
他就的目標就是什麼
00:11:34
當作這樣以後
00:11:36
想要來享受
00:11:37
想要來快樂這樣
00:11:40
不管是貧窮人
00:11:42
貧賤的人
00:11:43
還是說富貴的人
00:11:46
看起來角度不太一樣
00:11:49
這一個角度是什麼
00:11:50
為了生活在打拚
00:11:52
另一個角度是什麼
00:11:53
為了他的心情、情緒在打拚
00:11:56
雖然他的打拚角度
00:11:59
目標不同
00:12:00
受用不同就是什麼
00:12:01
忙碌的目標是不同的
00:12:05
但是呢
00:12:06
這兩個忙碌都是一樣的
00:12:08
都是為了賺錢來花
00:12:13
花是什麼
00:12:14
不一樣的花
00:12:15
一個是花在吃飯
00:12:16
穿什麼等等
00:12:18
一個是為了要快樂為主
00:12:21
所以他說
00:12:22
一樣都是在忙碌
00:12:24
忙碌的想法都是一樣
00:12:27
忙碌到什麼時候
00:12:28
忙碌到死
00:12:30
忙到死後
00:12:33
這個身體告一段落
00:12:37
不會繼續忙
00:12:38
先說好是身體
00:12:40
但是他的心
00:12:43
有休息嗎
00:12:45
搞不好你在忙的時候
00:12:46
他就想說 啊
00:12:48
我什麼還沒有做
00:12:49
我的心願還未達成
00:12:51
哪一間我還沒去過
00:12:53
身體是再見了
00:12:55
心呢
00:12:56
還沒再見
00:12:58
有錢人就是說
00:12:59
我哪一間還沒去享受過
00:13:01
貧賤人說
00:13:03
哪一件衣服我還沒買到
00:13:06
什麼好吃的我還沒吃到等等
00:13:09
所以這就是心未已
00:13:11
未已也就是這個意思
00:13:13
不管是哪一個心
00:13:15
從以前到未來
00:13:18
若都一樣是這個心時
00:13:21
除了什麼
00:13:22
生出來以後
00:13:24
繼續在忙碌
00:13:26
忙碌以後
00:13:27
繼續死亡
00:13:28
不管是死後又生出來
00:13:31
生出來後又死
00:13:33
頭腦都不會聰明
00:13:35
昏昏蒙蒙就是如何
00:13:38
不聰明、昏暗的角度
00:13:40
都不會放光彩
00:13:42
想法都不會靈光、不會好
00:13:44
就像什麼
00:13:45
喝醉酒一樣
00:13:47
茫茫的
00:13:49
像是什麼
00:13:50
做夢一樣
00:13:52
清醒後什麼都沒有
00:13:54
國語說的一場空
00:13:57
所以就算你經過八千劫
00:14:02
經過非常久
00:14:03
不管一世又一世
00:14:05
一直來一直去
00:14:06
一直來一直死
00:14:07
生死不斷
00:14:09
永遠沒有這個了期
00:14:11
了期就是什麼
00:14:12
永遠沒有結束的時候
00:14:15
所以才說六道輪迴是如何
00:14:17
生死一直不斷的演變
00:14:20
一直在進
00:14:22
你好壞
00:14:23
壞又好 好又壞
00:14:25
富貴變貧賤
00:14:27
貧賤變成有點錢
00:14:29
開始又變成富貴
00:14:31
又開始變貧窮
00:14:33
一直在循環
00:14:34
所以才說會無了期
00:14:38
永遠都沒有結束的時候
00:14:41
他為什麼用這個會
00:14:43
人說的一元會
00:14:45
這個角度是一樣的意思
00:14:47
就是什麼
00:14:49
一會就是一萬零八百年
00:14:53
就是指非常久的時間
00:14:57
永遠沒有這個了期的時候
00:14:59
沒有結束的時候
00:15:01
突然有一天
00:15:02
你若清醒了
00:15:04
就想說
00:15:05
這樣一直循環不斷
00:15:09
都沒有結束的時候
00:15:11
你就清醒了說 啊
00:15:12
這樣好嗎
00:15:14
這時保持勇猛的心
00:15:17
趕快去修養
00:15:18
修到有辦法解脫
00:15:21
大丈夫就是要解脫
00:15:23
修到你若解脫
00:15:24
自然前面這些
00:15:26
一切都會化解
00:15:28
所以我們就要知道
00:15:30
一個人若你的心
00:15:33
永遠執著在享受
00:15:36
不管是苦還是樂
00:15:39
這樣的角度
00:15:40
你自然而然
00:15:42
你就是在六道
00:15:43
這樣的心態在滾動
00:15:46
就算你的修養
00:15:48
就算善事做的再多
00:15:50
你也是永遠在六道輪迴當中
00:15:53
永遠沒辦法
00:15:55
脫離這個六道輪迴
00:15:57
這是什麼原因
00:15:59
是因為你的心境
00:16:01
還沒辦法消解、化解
00:16:03
舉一個例子
00:16:05
看到不如意的事情
00:16:06
看到社會案件
00:16:08
還是親身遇到的事情
00:16:11
不如意
00:16:12
這時候你就怨天怨地
00:16:15
甚至怨別人
00:16:17
不會去想說 啊
00:16:18
這是我上輩子
00:16:20
累積來的業力
00:16:22
我們要去承受、承擔
00:16:25
甚至要去彌補
00:16:27
才有辦法化解
00:16:29
所有過去的罪孽
00:16:32
但是你今天一直在報怨
00:16:35
一直想不開
00:16:37
我怎麼那麼倒楣
00:16:39
我怎麼遇到這個狀況
00:16:41
請問各位
00:16:43
這樣有辦法解決
00:16:44
現在這個事實
00:16:46
還是你只不過是
00:16:48
像念書一樣一直念
00:16:51
心中若是有執著
00:16:54
自然你就沒辦法放下
00:16:58
心中若沒辦法放下
00:17:00
你想要求了脫生死
00:17:03
根本就是難上加難的事情
00:17:07
所以六祖壇經
00:17:10
這裡面才說
00:17:11
就算 祂說
00:17:13
汝等終日只求福田
00:17:16
不求出離生死苦海
00:17:20
雖然祂的這個文章
00:17:22
說的比較文言文
00:17:24
但是祂說的
00:17:25
就是剛才後學向大家分享的
00:17:27
角度一樣
00:17:30
就算你的善事做的再多
00:17:33
大部分時間
00:17:35
都是幫助別人
00:17:37
但是你的心一直都有罣礙
00:17:40
一直都沒辦法放下
00:17:43
我就聽到我們一個長輩說的
00:17:46
就像什麼
00:17:47
把以前是事情一直拉出來
00:17:49
那叫做冷飯熱炒的行為
00:17:52
這樣請問
00:17:53
剩菜好吃嗎
00:17:54
一直說
00:17:55
怎麼說都說以前
00:17:58
都遠不會忘記
00:17:59
這樣對我們的修養
00:18:00
有什麼進展
00:18:02
所以你若想要進展
00:18:05
想要真正的了脫死生
00:18:08
也覺得這一生
00:18:09
真的是非常苦
00:18:12
那麼 各位
00:18:14
心是不是要放清淨
00:18:16
我們的心
00:18:18
就不能有任何的執著
00:18:20
要放下
00:18:21
隨緣
00:18:23
隨這個機緣
00:18:26
去化解所有的事情
00:18:28
師尊也常常說
00:18:31
做人做事就是要如何
00:18:33
對事不對人
00:18:35
所以要把事情處理掉
00:18:38
再來就放下
00:18:40
不管對方是如何
00:18:41
不管他跟我的關係是如何
00:18:44
一切都放下
00:18:45
自然
00:18:46
你就有辦法達到心的清淨
00:18:49
你的心因為放下後
00:18:52
你就沒有這個妄想
00:18:55
你就沒有煩心的事情
00:18:57
你的心既然不煩
00:18:59
自然而然
00:19:00
你就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
00:19:02
這時候的心就像我們
00:19:05
傳心法要所說的
00:19:08
黃檗禪師所說的
00:19:10
說什麼
00:19:11
善惡莫思量
00:19:13
就是都不要去想
00:19:15
自然你就放下
00:19:17
所以這段文的重點
00:19:22
這個生死苦海
00:19:23
目前就暫且到這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
25/25部影片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01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02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03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04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05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06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07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08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09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10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11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12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13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14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15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16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17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18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19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20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21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22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23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24
《謝銘恩分享人》六祖法寶壇經25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道德經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瑤池金母普渡收圓定慧解脫真經(舊版)
頓悟入道要門論
1131102005265
39a8dbb1-4292-4fbb-8eb7-76c30fd830cb
網站除錯報馬仔